《倚柴关》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倚 柴 关 唐 /韦 庄 杖 策 无 言 独 倚 关 ,如 痴 如 醉 又 如 闲 。孤 吟 尽 日 何 人 会 ,依 约 前 山 似 故 山 。
- 翻译
- 手扶拐杖默默倚靠在关隘,如同痴迷、沉醉,又如同悠闲自在。
独自吟咏整日,有谁能理解,那座山仿佛像是故乡的山峦。
- 注释
- 杖策:拄着拐杖。
无言:不说话。
独倚关:独自倚靠在关口或边塞。
如痴如醉:形容深深沉浸在某种情感或状态中。
又如闲:又好像很清闲,无所事事。
孤吟:独自吟诗。
尽日:整天,整日。
何人会:有谁能理解或领会。
依约:隐约,仿佛。
前山:眼前的山峰。
似故山:像故乡的山,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杖策无言独倚关"表明诗人手持拐杖和竹笠,静立于关前,沉默而不发一言,有着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如痴如醉又如闲"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境界,如同醉酒之人一般迷离恍惚,却又带有一种悠闲自在的味道。
"孤吟尽日何人会"显示诗人整天都在独自吟唱,仿佛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这个"谁人会"既可理解为寻找知音,也隐含着对世俗理解力的怀疑和不屑。
最后一句"依约前山似故山"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依约"意味着依偎、亲近,诗人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那片"前山"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熟悉,就像曾经久居而不忍离去的故乡之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静谧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及对于外在世界的超然物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暮春日宴溪亭
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
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