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一日作·其一》全文
- 翻译
- 已经催促新春绿意度过清明节,突然间刮起了东风。
早春的杏花已经零落成几树,不必再听杜鹃鸟反复鸣叫。
- 注释
- 催:促使,催促。
新绿:新生的绿色,指春天的嫩叶。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5日前后,有扫墓祭祖的习俗。
作兴:兴起,突然产生。
东风:春风。
蓦地:忽然,猛然。
早落:早早凋落。
杏花:春季开放的白色或粉色花朵。
几树:几株,形容数量不多。
不消:不必,不需要。
鶗鴂:杜鹃鸟,因其叫声凄切,常被用来象征悲伤或春天的结束。
再三:多次,反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不久,春天的气息浓厚,新绿已经悄然降临,仿佛被东风突然唤醒。诗人观察到杏花早早凋落,虽然不多,却足以点缀几树春色。他借此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不必再听杜鹃(鶗鴂)那凄切的鸣叫,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光短暂,应当珍惜。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春日美好的留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月二十九日宿怀
秋天晴日菊还香,独坐书斋思已长。
无奈风光易流转,强须倾酒一杯觞。
画山水图荅大愚
恣意纵横埽,峰峦次第成。
笔尖寒树瘦,墨澹野云轻。
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
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
春悲行
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
忽闻芳岁到,今日故园春。
试上亭台望,氛氲江树新。
的的韶阳萼,迢迢佳丽人。
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
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
垂泪三危露,心断二京尘。
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邻。
吾生殊卉木,憔悴此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