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集玉台新咏十六首·其十二》
《梅花集玉台新咏十六首·其十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岁律阳景佳人不来

月斜树倒影烛尽炭成灰。

春草揽可结,朝花乱欲开。

谁知独不见,取镜上空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朝花(cháo huā)的意思:指昙花一现、短暂的美好或成功。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上空(shàng kōng)的意思:指在空中、天空中。

岁律(suì lǜ)的意思:岁月的规律或节奏。

阳景(yáng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色或景象

烛尽(zhú jìn)的意思:烛尽指的是蜡烛燃烧完毕,比喻事物或人的生命、力量、精力等耗尽。

独不见(dú bú jiàn)的意思:独特的事物或情况,很少见到或很难找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首句“岁律薄阳景”点明了季节的更替,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接着,“佳人殊不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心仪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月斜树倒影,烛尽炭成灰”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月光斜照,树影斑驳,而室内蜡烛已燃尽,炭火也化为灰烬,这样的场景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春草揽可结,朝花乱欲开”两句则转而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春草生长,朝花开放,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然而,这样的美好景象并未能抚平诗人心中的孤独,反而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最后,“谁知独不见,取镜上空台”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和渴望相见的心情。他独自一人站在空台上,手持镜子,似乎在期盼着对方的到来,但这份期盼却如同镜中虚像,遥不可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渴望。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枯木竹石图

谁种山中玉,空闻天上槎。

只今尘似海,便拟竹为家。

(0)

九日奉柬刘方东

高秋寂寞逢佳节,尽室飘零愧苦颜。

那有茱萸分客舍,偶随贝叶落禅关。

故园细雨黄花外,绝塞愁云落木间。

多谢高情相慰藉,若为携酒上青山。

(0)

过凤冈赵宪史仲思隐居茆堂

凤冈东上见茆庐,知是青原隐者居。

溪水当门宜把钓,石岩傍架好藏书。

湖山每恨论心晚,城市长疑见面疏。

雅志澄清端有待,风尘满地欲何如。

(0)

秋怀七首·其二

大村江忽转,西岭路俱迷。

山木阴阴合,沙橖冉冉齐。

鱼潜知旧穴,虎迹见新泥。

此日荆榛里,何年桃李蹊。

(0)

出郭

出郭念农事,渡江仍涉溪。

城边愁落日,林下趁幽栖。

紫椹交萝径,红花间豆畦。

学耕心未已,冲雨看锄犁。

(0)

濠梁杂咏六首·其三

丰沛濠梁俱帝乡,尽凭三尺定封疆。

本朝自用周官制,不似炎刘杂霸王。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