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鲁东门观刈蒲》
《鲁东门观刈蒲》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龙须

织作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ménguān
táng / bái

guóhánshìzǎochūshuāngzhǔ
huīliánruòzhuǎnyuèshuǐshēngliánzhū

cǎozuìzhēnguìlóng
zhīzuòchuángxīnchéngqīng

luónéngzàiwèich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霜(chū shuāng)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第一场霜冻。

床席(chuáng xí)的意思:指床上的被褥,也用来比喻床位或待遇。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连珠(lián zhū)的意思:连续不断、接连不断

龙须(lóng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胡须长而垂下来。

罗衣(luó yī)的意思:指人们穿着华丽、光鲜的衣服。

素尘(sù chén)的意思:指平凡无奇的尘土,比喻平凡无奇的事物或人。

织作(zhī zuò)的意思:指编织衣物或制作织物。

翻译
鲁国的寒意来得早,初霜已经割取水边的蒲草。
挥动镰刀如同月亮旋转,掠过水面泛起连串水珠。
这种草最为珍贵,何须看重龙须般的名贵材料。
用它编织成如玉的床席,欣喜享受清冷夜晚的欢愉。
即使罗衣能再次擦拭,也不怕素净的尘埃堆积。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日清晨,鲁国乡间农人收割野草的情景。"初霜刈渚蒲"表明秋天的第一场霜降临,大地上的野草被寒冷的气候所覆盖,已经到了需要收割的时候。这是一个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农人们挥动镰刀的情形比喻为“转月”,将刈下来的水草比作连珠,突显了劳动者的辛勤和收获的丰厚。"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普通而珍贵的自然恩赐的赞美之情,不认为需要追求远离常人的神秘和奢侈。

最后,"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描绘出农人们在收获后,用这些野草织成的物品享受宁静夜晚的乐趣。"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则显示了他们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以及面对平凡尘世的从容不迫。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景,展现了农人勤劳而乐观的精神状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生朝·其一

生朝自颂岂非呆,吟得诗成亦快哉。

六十平头悭两岁,百千往事付三杯。

在家清苦僧留发,立世支离栎不材。

却是与梅缘分厚,年年此日向侬开。

(0)

凝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衰二首·其二

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

谁道花无红十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0)

岸树二首·其一

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

不合镜中贪照影,照来照去总斜身。

(0)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其六

雨里楼船即钓矶,碧云便是绿蓑衣。

沧波万顷平如镜,一只鸬鹚贴水飞。

(0)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二十四

莫道闲中一事无,闲中事业有工夫。

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

(0)

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