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水闻吴曲,青枫系越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洲(cháng zhōu)的意思:指人长久居住在某个地方。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青枫(qīng fēng)的意思:指人年轻而才华出众,有着远大的前途和希望。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台榭(tái xiè)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楼阁或宫殿。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芜没(wú méi)的意思:指花草茂盛,遮蔽了道路或水面。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中衰(zhōng shuāi)的意思:指人的精神和体力逐渐衰退,失去活力和朝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台的荒凉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首句“台榭已芜没”,点出姑苏台昔日的建筑如今已荒废,满目疮痍。接着“江山非昔游”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江山易主、人事变迁的感慨,与前句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鸟啼烟树里,日落古城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鸟儿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啼叫,夕阳缓缓沉落在古城的城头上。鸟鸣与日落,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源水闻吴曲,青枫系越舟。”这里运用了典故,源水与吴曲、青枫与越舟,分别代表了吴国与越国的历史文化,暗示了姑苏台曾经是两国交战之地,而现在却只剩下历史的痕迹。这一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最后,“望中衰柳色,知是旧长洲。”诗人站在姑苏台上远眺,看到的是衰败的柳树,这不仅是眼前的景物,也是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长洲,原为苏州的一个地区,此处以“旧长洲”指代姑苏台所在的区域,进一步强调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姑苏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荒凉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侧犯.感旧,和清真韵
倦妆待晓,倚帘侧坐窥柔靓。烟定。
看睡鸭、熏香伴宫镜。簪花露皓腕,响屧来修径。
风静。但数叶、琅玕弄清影。韶光逝水,雪涕如珠莹。
空自省。减才华、难比旧江令。梦隔沧波,琐闱阒静。
愁听蟋蟀,绕啼金井。
惜黄花慢.素秋邀后湖看菊花会,用梦窗韵
浅碧笼裳。印麝尘步屧,尚识秋娘。
共惊劫后,岁华渐老,游踪到处,偏近斜阳。
绣围锦绕湖山畔,似窥镜、重理新妆。胜故乡。
败垣废圃,难藉壶觞。芙蓉谩说宜霜。
恨化工未与,蝶粉蜂黄。
斗将春艳,万花避色,移归燕席,一水都香。
暮笳呜咽西风紧,送回棹、镫影飘凉。系寸肠。
更追旧日清狂。
一丛花.闰二月有寄
和风春半展春时。官栅柳垂丝。
千秋吴会风流盛,想楼殿、高与云齐。
烽火屡经,苏台鹿走,斜月照荒陂。
无端幽恨聚双眉。地僻到人稀。
黄庭倦写青鸾瘦,露华渐小径苔滋。
佳约又乖,柔肠易断,空撚碧桃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