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借长鞭,走踏平堤沙。
嗟余出最晚,犹及见春华。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杏园诗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闲适而略带遗憾的春日画面。诗人穿着绨袍,在晴朗的白天感到有些疲倦,于是停下来看瓶中的花朵凋零。他借来长鞭,信步走到河边的平堤上,欣赏着眼前的一片杏花。杏花如雪,洁白无瑕,连树枝都难以分辨,显示出春天的盛景。
诗人感叹自己来得稍迟,却还能赶上这春天的繁华。整首诗通过个人的行踪和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易逝、春光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飞鸿渺天末,目送类中散。
谪仙负诗狂,直欲摘星汉。
白云千丈峰,金碧美且焕。
忘言老瞿昙,祇作空花观。
轩冕傥来耳,世事亦其漫。
鸾凤在赤霄,宁肯就绁绊。
惟馀忧国心,抚事辄悲怨。
饥馑有流离,十室九不爨。
上动黄屋念,每日不遑旰。
公岂爱登览,微意寓篇翰。
山僧遽传似,字字如珠贯。
劝分岂无术,未必愧鞭算。
升斗倘均惠,沟壑庶少逭。
福星公恐是,畴复虞岁旱。
王事敢告劳,行役春过半。
鬓丝禅榻畔,纶巾时一岸。
溪山得胜赏,歌舞废屡按。
请颂海沂康,民谣兹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