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看虽少,藤稍绕更赊。
碧气将檐薄,浓阴夺竹斜。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梅花馆内的一幅雪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梅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首句“花叶看虽少”,以“虽少”二字点出梅花在雪中的稀疏,却也暗示了其清雅脱俗的气质。接着,“藤稍绕更赊”描绘了藤蔓在雪中蜿蜒曲折,与梅花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苍须摇水雪,白玉碾龙蛇”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雪后的梅枝比作苍老的胡须在风中摇曳,又如白玉雕琢的龙蛇,形象地表现了梅枝在雪中的姿态和质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梅枝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碧气将檐薄,浓阴夺竹斜”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环境的氛围。碧绿的气色与屋檐相接,显得格外清新;而浓密的树荫甚至遮蔽了旁边的竹子,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意境。
最后,“去年深夏热,特地为予遮”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雪后景象的特别喜爱,仿佛是特意为他遮挡夏日酷热的恩赐,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梅花馆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动人。
邀陶渊明把酒碗,过陆脩静送虎溪。
胸次九流清似镜,人间万事醉如泥。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