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尘(biān chén)的意思:边缘尘埃,指微小的事物或琐碎的事务。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风候(fēng hòu)的意思:指风和天气的变化,也比喻形势的变化。
候骑(hòu qí)的意思:指在某个时间点等待、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或行动。
陇水(lǒng shuǐ)的意思:指陇山以北的黄河水流。
楼兰(lóu lán)的意思:指远古西域的一个古代国家,也用来比喻遗迹、遗址等。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秦关(qín guān)的意思:指秦朝时期的边境,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处境。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日边(rì biān)的意思:指日出的地方,也指东方。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陇头水》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首句“陇底望秦关”,以辽阔的视角展现出主人公在陇地遥望秦地关隘,透露出一种思乡或戍边的孤独感。接着,“萧萧陇水寒”通过描绘凄清的陇水声和寒冷的水意,渲染了边地的荒凉与寂寥。
“照人犹带恨,饮马不成湍”两句,进一步深化情感,陇水不仅映照着人物的影子,也仿佛带着他的离愁别绪,连马饮水都失去了往日的湍急,显得滞涩。接下来,“落日边尘合,秋风候骑残”描绘了傍晚时分,边疆的尘土随落日而凝聚,秋风中行者的身影显得疲惫而零落,暗示了战事的艰辛和征人的疲态。
最后两句“谁磨三尺剑,直为斩楼兰”,以豪迈的气概收束全诗,表达了壮志凌云的战士们磨砺利剑,决心一雪前耻,直捣敌巢的决心。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的苍茫景色,又有英雄的壮志豪情,展现了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