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借草亭因待月,肯教夕照负人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光天(gu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无云的状态,也比喻公正无私的品质。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柳径(liǔ jìng)的意思:指柳树丛中的小径,比喻狭窄的道路或途径。
绵衣(mián yī)的意思:指柔软、舒适的衣物,比喻安逸的生活或优裕的条件。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色变(sè biàn)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因恐惧、惊讶、愤怒等强烈的情绪而变化。
树点(shù diǎn)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特点。
衰颜(shuāi yán)的意思:指面容憔悴、苍老的样子。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掩关(yǎn guān)的意思:掩饰、隐藏真相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中野(zhōng yě)的意思:中间、中途、中间地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姚文炱在傍晚时分眺望远方景色的感受。首句"望中野色变衰颜",通过视觉描绘,写出野外景色随着季节变换而显现出衰败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使他的容颜也似乎因之而衰老。次句"雨后风光天水闲",则描绘雨后的清新景象,天空与水面显得宁静而闲适。
第三句"一片青苔封古石",细致刻画了石头上覆盖着青苔的古老场景,暗示岁月的痕迹和静谧的自然环境。"几行疏树点空山"进一步描绘山间的疏落树木,点缀在空旷的山峦之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僧归柳径初传磬"写僧侣归来的声响,通过轻轻的磬声,传递出宁静的禅意。"秋入绵衣欲掩关"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来临的感知,他穿着绵衣,似乎想要关闭心门,避开外界的纷扰。
最后两句"暂借草亭因待月,肯教夕照负人还",诗人选择在草亭中等待月升,不愿让夕阳的离去辜负了他的期待,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情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裴仲谋同年
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
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新凉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次韵张丞
政平民安之,不在书上考。
君看道傍樗,苍云荫合抱。
明时话英躔,佳气指蓬岛。
孰知嵌岩幽,乃韫希代宝。
张侯儒而吏,笞箠环台皂。
政声载舆论,文价动诸老。
学富食犹贫,志坚进不早。
即今紫霄人,岂必皆横草。
亦知名炜烨,曾上荐士表。
静女家无媒,深闺自媚好。
胡宁倚昌丰,浓抹且淡扫。
会看邢娥前,妒妇付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