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嘲 崔 嘏 唐 /施 肩 吾 二 十 九 人 及 第 ,五 十 七 眼 看 花 。
- 注释
- 二十九人:指二十九个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
及第:科举考试合格,录取为官。
五十七眼:比喻经历了很多次,或者形容看花次数之多。
看花:原指赏花,这里可能象征着见证了多次人事变迁或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翻译
- 二十九人考中了科举,五十七次目睹花开。
- 鉴赏
这首诗是对唐代诗人崔护的嘲讽,诗中“二十九人及第”指的是崔护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只在第二十九次考試时才及格,这表明了他的学业成就并非一帆风顺。"五十七眼看花"则是对其容貌的描述,崔护长相丑陋,面部有很多痣,被讽刺如同观赏鲜花一般。
施肩吾此诗通过巧妙的语言游戏,既表现了对崔护学术成就的质疑,也流露出对他外貌的嘲笑。诗中寥寥数字和生动形象,揭示了一种轻蔑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之间尖锐的笔战和对文学才能的高标准要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事·其一
河伯笑海若,小大固殊料。
杂县眩钟鼓,雅音岂不和。
性质阂闻见,俯仰成山河。
深识迈当世,薄俗常见呵。
遐哉怀古心,太息竟何如。
徙薪不及早,爝火能燎原。
羝羊亦解触,乃自撤其藩。
族类既以殊,祸害安忍言。
饥蛟宅深浦,水族无安澜。
猛虎在灌林,百兽多忧患。
前谋已无及,后虑宁复论。
当断不能断,揖盗徒开门。
癸丑除夕·其三
堂前陈枣栗,焚香展先容。
坠霜无返晨,惊水无回风。
孤露遘家酷,一星将告终。
《诗》《书》藐先训,尤悔丛厥躬。
今辰拜阶下,胜衣异儿童。
仿佛趋庭时,惧责心忡忡。
仰首见遗挂,欲就将何从。
烛花散影堂,还照莱衣红。
范忠贞公铜印歌和黄再同
红螺山高郁灵秀,太傅勋名在宇宙。
入关一书赞皇图,功比萧何出其右。
令子起家甲乙科,循声两浙腾讴歌。
闽疆建节澄吏治,猰貐磨牙生风波。
羁囚暗屋陷罗网,尽室岂有污奸党。
同时更有锡山嵇,慷慨捐躯世无两。
佩印流传历有年,觐公款识刀法全。
莫问秦镌与汉制,铜章夜夜光烛天。呜呼!
信国砚,苏卿节,木魅山精不敢齧。
不然印何累累绶若若,一寸顽铜乌足说。
去岁探奇在洛阳,克绅方印曾评量。
今春拜识范公印,忠义千秋相颉颃。
黄君嗜古得精意,吾庐碧血存天地。
辟邪作纽光斓斑,上有忠臣姓名字。
君不见商银涂金剧有情,摩挲朱记到儒生。
三藩事往二百载,至今人说范忠贞。
《范忠贞公铜印歌和黄再同》【清·路朝霖】红螺山高郁灵秀,太傅勋名在宇宙。入关一书赞皇图,功比萧何出其右。令子起家甲乙科,循声两浙腾讴歌。闽疆建节澄吏治,猰貐磨牙生风波。羁囚暗屋陷罗网,尽室岂有污奸党。同时更有锡山嵇,慷慨捐躯世无两。佩印流传历有年,觐公款识刀法全。莫问秦镌与汉制,铜章夜夜光烛天。呜呼!信国砚,苏卿节,木魅山精不敢齧。不然印何累累绶若若,一寸顽铜乌足说。去岁探奇在洛阳,克绅方印曾评量。今春拜识范公印,忠义千秋相颉颃。黄君嗜古得精意,吾庐碧血存天地。辟邪作纽光斓斑,上有忠臣姓名字。君不见商银涂金剧有情,摩挲朱记到儒生。三藩事往二百载,至今人说范忠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767c6c4b6322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