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而益至,真能不怒无。
《省躬诗·其十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曹于汴的《省躬诗》系列中的第十四首。在诗中,曹于汴以“请益”为题,探讨了学习与谦逊之间的关系。
“请益居其虚”,这句话意味着在求知的过程中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够让人在面对未知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新知识和不同意见。在学习的道路上,保持谦虚,能够促使我们不断探索和进步。
“受益居其愚”,这句则强调了从学习中获得益处的重要性。即使在最初阶段可能显得愚笨或无知,但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最终能够积累知识,提升自我。这里的“愚”并非真正的愚笨,而是指在学习初期的谦逊和不自满的态度,这种态度是通往智慧之路的垫脚石。
“请益而益至”,进一步阐述了求知的过程。每一次的请教和学习,都像是种子落入土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知识和经验会逐渐生长,丰富个人的内心世界。这个过程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地寻求和吸收新的知识,才能让自己的智慧之树常青。
“真能不怒无”,最后这一句表达了对内心的修养和控制。真正的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宽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不因外界的刺激而动怒,这是一种高超的智慧和境界。通过修炼内心,达到一种超越物质和情感波动的状态,是实现真正智慧的关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请益”这一主题,深刻地探讨了学习、谦逊、成长以及内心修养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注重心灵的成长,以达到更高的智慧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