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友讲道》
《和友讲道》全文
明 / 曹于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道无堂奥无门何处入来何处存。

举足求门足便是眼前沦浑更无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举足(jǔ zú)的意思:举起脚来。形容轻易举起脚步,行走自如。

入来(rù lái)的意思:指外来的人或事物进入。

堂奥(táng à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雄奇、气势磅礴。

无痕(wú hén)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或迹象

无门(wú mén)的意思:没有门路,没有出路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鉴赏

这首诗《和友讲道》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道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道无堂奥亦无门”,开篇即点明了道的本质——它没有固定的场所,也没有明显的入口。这里的“堂奥”指的是深邃之处,常用来形容学问或道理的精微之处。诗人以“无堂奥”和“无门”来形容道的无形无相,不可捉摸,强调了道的普遍性和内在性。

接着,“何处入来何处存”进一步阐述了道的无处不在,无论在何处都能找到它的存在。这句诗暗示了道并非局限于某一处所,而是贯穿于整个宇宙之中,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无时无刻不在。

“举足求门足便是”则揭示了寻找道的方法。诗人认为,不需要刻意去寻找所谓的门户或路径,因为道就在我们脚下,只要我们迈出脚步,就能触及到它。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道比作脚下的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行动,通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到道的存在。

最后,“眼前沦浑更无痕”总结了前文的思考,表达了对道的深刻领悟。诗人认为,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融入自然和社会,道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却能深深地影响我们的内心世界。这句诗强调了道的无形和深远影响,以及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与道的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的描述和探讨,展现了诗人对道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强调了实践和生活对于领悟道的重要性。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仅对个人修养有所启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关于道的普遍性和内在性的核心观点。

作者介绍

曹于汴
朝代:明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猜你喜欢

题故人废宅二首·其一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

闲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

壶觞笑咏随风去,唯有声声蜀帝魂。

(0)

里闾诅语

若违教,值三豹。

(0)

时人号王丘崔沔语

丘山岌岌连天峻,沔水澄澄彻底清。

(0)

吏部过官语

麟之口,光庭手。

(0)

天授中语

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0)

郊庙歌辞.明皇祀圜丘乐章.豫和

至矣丕搆,烝哉太平。授牺膺箓,复禹继明。

草木仁化,凫鹥颂声。祀宗陈德,无愧斯诚。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