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昨入尘市,寻我梧栝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仓琅(cā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过人,聪明伶俐。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禅室(chán shì)的意思:指用于修行禅定的房间或空间。
尘市(chén shì)的意思:指繁忙喧闹的世俗社会。
多累(duō lèi)的意思:非常辛苦,非常劳累
纷纶(fēn lú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纷繁复杂的样子。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绵蛮(mián mán)的意思:形容柔软、绵软,没有力量。
禽语(qín yǔ)的意思:指鸟类的鸣叫声,也用来比喻言辞、语言。
人踪(rén zōng)的意思:人的踪迹或足迹
丧物(sàng wù)的意思:指失去了生命或价值,变得一无所用的东西。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双环(shuāng huán)的意思:指两个环相连,形象地表示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物我(wù wǒ)的意思:物我,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息鞅(xī yāng)的意思:指暂时停止或平息争端,使局势得以缓和。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与诗人彭孙贻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心灵交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生活与世俗世界的对比,以及心灵深处的静谧与觉醒。
首句“山僧不出户,门掩如深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中高僧闭门修行的形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径草断人踪,邻鸥与往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与世隔绝之感,邻近的鸥鸟成为了唯一的伴侣,象征着高僧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昔叩禅室,仓琅启双环”描绘了诗人曾拜访高僧的情景,通过“仓琅启双环”的细节,不仅展示了禅室的庄严,也暗示了心灵的开启与对话。接下来的“杳冥丧物我,静对一解颜”则表达了在静默中超越自我与外界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解脱与平静。
“竟坐了无言,枝禽语绵蛮”描述了高僧与诗人在静默中相对,虽无言语却心意相通,枝头的鸟儿似乎也在诉说着某种情感。这不仅是对高僧智慧与修为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师昨入尘市,寻我梧栝间”转折至高僧外出,寻找诗人的场景,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心灵的连接。而“我逐野云出,草堂终日閒”则表明诗人随性而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草堂的闲适与内心的宁静相得益彰。
最后,“悠然两不见,柴扉各忘关”表达了两人虽身处不同之处,但心神相通,仿佛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隔阂。这种超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诗人心灵深处的感悟与追求。
“息鞅悟多累,浮生空复殷”则是诗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繁杂的感慨,通过与高僧的交流,领悟到放下执着与累赘,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寥寥废詶对,阶卉坠纷纶”以自然景象收尾,阶前的花卉随风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寓意着诗人与高僧之间对话的结束,但那份心灵的共鸣与感悟,如同阶前的花朵,永远留在了彼此的记忆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高僧与诗人之间交往的描绘,展现了超脱世俗、心灵相通的美好境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亲旧中年逾八十者王谨斋张菉园姚惜抱已八十者仆与光漱六作五老歌
谨斋地上飞行仙,往来滇南东西川。
薄宦归来清俸钱,一童一屐摇长鞭。
今朝跳上过江船,菉园当时美少年。
方瞳碧眼窥残编,耳聋那知尘俗喧。
饮酒食肉夜安眠,左右就养后昆贤。
惜抱清显天下传,翰墨文章谁比肩。
钟山之旁砚为田,欲归不归岂流连。
名家旧物惟青毡,雨耕虚度殊索然。
不材散木徒迁延,旧游空忆歌舞筵。
冷吟细响如秋蝉,愿诣帝所闻钧天。
漱六一第四十年,谁能置之冠盖前。
第力垂竭神明全,倔强不杖不受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