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怜范叔,尔亦问袁安。
山雪孤窗暗,溪云一棹寒。
这首诗描绘了在风雪交加的寒冷冬日里,一位访客不畏艰难,前来拜访友人的场景。诗中的“陈潜甫”是被访者,“风雪中见访”则展现了访客的诚意与坚韧。通过“柴荆岁欲残”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季节的更替与访客的到来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静好的氛围。
“谁曾怜范叔,尔亦问袁安”这两句运用典故,借古喻今,表达了对访客行为的赞赏和对友人处境的关切。范叔和袁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士,他们身处困境仍能保持高洁的品格,访客的行为与他们相似,都体现了高尚的情操和对友情的珍视。
“山雪孤窗暗,溪云一棹寒”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美的画面,山间积雪覆盖,窗户显得格外幽暗,溪水上的云雾在寒风中飘荡,给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感觉。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诗的意境,也暗示了访客和友人可能面临的孤独与挑战。
最后,“未能从二子,江浦羡渔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既羡慕访客能够如范叔、袁安般坚守自我,又渴望像渔翁一样在江边悠然自得。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境遇之间的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在风雪严寒中的人情温暖与精神追求,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