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在 唐 安 郡 圃 作 宋 /李 壁 当 年 张 李 国 长 城 ,翻 向 天 涯 问 大 钧 。争 似 圣 朝 公 道 在 ,庙 堂 端 要 读 书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大钧(dà jūn)的意思:形容器物巨大、庞重。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端要(duān yào)的意思:指事物的要点、核心或重要部分。
公道(gōng dɑo)的意思:公平正义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书人(shū rén)的意思: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争似(zhēng sì)的意思:争相比拼,争先恐后。
读书人(dú shū rén)的意思:指喜欢读书、勤奋学习的人。
- 翻译
- 当年张李两国间的长城,延伸到远方去询问天命
哪比得上现今圣明的朝廷,公正存在于上,朝廷真正需要的是读书人
- 注释
- 长城:古代中国的防御工事,这里象征两国之间的分界线。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这里指询问天命的极限。
大钧:古代哲学中指主宰万物的最高力量,这里代指天命。
圣朝:指政治清明、君主贤明的时代。
公道:公平正义的道理,此处指朝廷的公正原则。
庙堂:朝廷或政府的代称,比喻国家的政治中心。
读书人:古代指有学问、参与国家治理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景象和深远的情感。"当年张李国长城,翻向天涯问大钧"两句中,"张李国"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边塞将领,他们修建的长城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天地相接之处。诗人通过"翻向天涯问大钧"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事迹的追寻与探究,"大钧"在这里象征着古代边塞的坚固与辽阔。
后两句"争似圣朝公道在,庙堂端要读书人"则转向现实生活,表达了对当今圣明朝廷公正之道的赞美,以及对书香门第、学术修养的推崇。这里的"公道在"强调了国家的法度与规章,而"庙堂端要读书人"则描绘了一幅文风鼎盛、士族子弟研习经典的场景,体现出诗人对文化教育和学术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歌颂,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情感深厚的一面,同时也映射出了宋代文人对于国家大计和文化自信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