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爽(bù shuǎng)的意思:不满意、不舒服、心情不好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丁丁(dīng d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毫不(háo bù)的意思:一点也不,完全没有
晦明(huì míng)的意思:指黑暗与明亮相互交替,形容事物的变化不定。
慨慷(kǎi kāng)的意思:形容情感激动、豪情壮志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识有(shí yǒu)的意思:认识并了解某人或某事物的真相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行漏(xíng lòu)的意思:指秘密泄露,消息传出。
循环(xún huán)的意思:指事物不断重复、循环往复的过程。
十二时(shí èr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泛指整个过程、全部事物。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行漏》,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以“行漏”这一意象为线索,探讨了时间流转与人生哲理。
首句“行漏鸣丁丁,晦明毫不爽”,描绘了漏壶滴水的声音,昼夜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无论白天黑夜,时间的流动都毫不间断。这里“丁丁”形容漏壶滴水的声音,既生动又富有韵律感,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
接着,“循环十二时,岂识有今曩”,进一步阐述时间的循环往复,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时间都在不断地流转,没有明显的界限。诗人在这里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不可逆性,让人深思。
“而人于其间,却分去来想”,指出人在时间的长河中,往往会思考过去与未来的区别,这种对时间的感知和反思,体现了人类对于时间的独特认知和情感体验。
最后,“有智不如无,对之增慨慷”,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诗人认为,过于执着于智慧反而会束缚心灵,不如在时间面前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面对时间的流逝,增加的是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宇宙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行漏”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引申出对时间、人生、智慧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