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汝诚应贡北上·其五》
《赠汝诚应贡北上·其五》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排云曾奏万言书无奈天阍独望予。

汉室有人询贾谊,幽兰依旧结芳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汉室(hàn shì)的意思:指中国的皇帝和皇室。

排云(pái yún)的意思:排除困难,消除阻碍。

天阍(tiān hūn)的意思:指在天空中守卫的神明,比喻能够阻止、抵挡或保护某种力量。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万言书(wàn yán shū)的意思:

(1).封建官吏呈送给帝王的长篇奏章。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文书》:“万言书,上进天子之书也。”《宋史·王安石传》:“ 安石 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於是上万言书。”《文明小史》第四五回:“会试的时节,刚刚 中国 和一个什么国开衅,他上了一道万言书。” 吴晗 《反对繁文》:“历史上有些文人好上万言书。”
(2).泛指长篇的书面意见。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现状就是铁证,比保古家的万言书有力得多。”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以及对贤能之士最终得到赏识的期待。

首句“排云曾奏万言书”,描绘了一位才子不畏艰险,直面权贵,以万言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抱负,展现了其勇于发声、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风貌。这里的“排云”既形象地表现了才子的勇往直前,也暗喻了他面对的重重困难和阻碍。

次句“无奈天阍独望予”,则转折道出尽管才子满腹经纶,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只能独自仰望高不可攀的天门,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才子内心的无奈与失望。

后两句“汉室有人询贾谊,幽兰依旧结芳裾”,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汉代的贾谊,虽然在当时并未得到重用,但如同幽谷中的兰花,即便身处幽暗之地,依然能散发出芬芳。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也寄托了对未来能够得到赏识的希望,同时暗含了对当政者能像汉室一样重视并启用贤才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抒发,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人才与机遇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公正用人制度的向往。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虎门行

嵬然在山竖毛须,左攫冯夷右天吴。

水犀组练耀蝥戵,炙牛饮酒唉腐儒。

前讴后瑟列笙竽,怒拥远山睨訾娵。

高舸大艑凌长飙,刁斗无声栖夜乌。

蛟□徒窟潜萑蒲,将军不诫身为鮬。

谁言将军力如貙,谁歌公无渡河乎。

(0)

和茧雪和归田园居六首·其六

饭牛白石烂,贤者叹陇陌。

生不逢尧舜,失意难自适。

烨烨月与星,煜煜三五夕。

敢以虾蟆篇,兑此光明隙。

风雨亦纵横,可以一腕役。

愿招孙刘辈,共树笔墨迹。

璅璅者何为,买菜而求益。

(0)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二

誓水危涛万马奔,何分谄魄与忠魂。

凿幽以出陈明器,坏木猗谁哭库门。

泉下尽人能肉虎,犹生惟子可孙昆。

曹刘信史纷纷异,敢续欧公正统论。

(0)

七月十三夜对月

天浩岂无际,山虚寂一身。

偶然今夜月,忽想古之人。

奇欲凌秋壑,孤能绝众因。

难将千圣意,轻与寒螀陈。

(0)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四

鲵居而鲋入,且莫泣枯鱼。

双翮冥飞后,五丁伐险初。

山辉吊木客,鹘俊讥芧狙。

笋石千林秀,溪云好寄书。

(0)

放言.秋坟·其三十三十一尤

奇山不在貌,即作诗文求。

郊贺孟门峻,蜕樵少室遒。

古今指几屈,山鬼才谁俦。

苍颉字成日,秋坟鬼夜啾。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