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墓 门 先 秦 /诗 经 墓 门 有 棘 ,斧 以 斯 之 。夫 也 不 良 ,国 人 知 之 。知 而 不 已 ,谁 昔 然 矣 。墓 门 有 梅 ,有 枭 萃 止 。夫 也 不 良 ,歌 以 讯 之 。讯 予 不 顾 ,颠 倒 思 予 。
- 注释
- 墓门:墓道的门。
一说陈国城名。
棘:酸枣树。
斯:析,劈开,砍掉。
夫:这个人,指陈陀。
知而不已:尽管尽人皆知,他却依然如故。
谁昔:往昔,由来已久。
然:这样。
梅:梅树。
一说梅即棘,梅古文作“槑”,与棘形近,遂致误。
鸮:猫头鹰,古人认为是恶鸟。
萃:集,栖息。
讯:借作“谇”(suì),斥责,告诫。
顾:管,在意。
颠倒:跌倒。
- 翻译
- 你家墓道门前长满酸枣枝,挥动起铁斧就可以铲除掉。你这坏了良心的昏庸君啊,全国上下谁不知哪个不晓!知道了你也不肯悬崖勒马,这些罪孽也不是一天所造!
你家墓道门前长满酸枣枝,有群夜猫子栖落在枝头叫。你这坏了良心的奸佞臣啊,听我们唱起民谣把你警告!唱归唱你根本不听这一套,被打倒了才想起咱的忠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凉而又无奈的情境。诗人通过对墓门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以及对现实不公的愤懑。"墓门有棘,斧以斯之"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墓园荒凉的景象,而且"斧以斯之"中的动作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悲痛。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这两句表明了逝者生前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这种不公正已经被众所周知。然而即便如此,现实中的不公依旧没有改变,"知而不已,谁昔然矣"表现出了诗人对此的无力感和悲哀。
后两句"墓门有梅,有鸮萃止"转向了自然景物的描写,梅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高洁或纯净,而鸮鸟聚集则给人一种凄凉之感。接下来的"夫也不良,歌以讯之"一句,诗人通过歌唱来询问逝者,但逝者的沉默无言,使诗人的问题和情感无法得到回应。
最后两句"讯予不顾,颠倒思予"表达了诗人在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对逝者的思念变得更加强烈和混乱。整首诗通过墓门这个场景,将个人悲剧与社会不公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兰陵王.崇效寺看牡丹
古兰若。花雨缤纷自落。
城南路、来去几年,白纸坊西旧经阁。春衫乍试著。
输却东风又恶。
酴醾外、轻暝逗寒,微日笼云酿娇萼。寻芳当行脚。
借绮怨沈香,重赋京雒。文村丹景今非昨。
嗟劫后台榭,梦华凄感,楸阴残泪坠殿角。
护花费铃索。归鹤。念飘泊。问物外青松,红杏谁托。
浇愁鲁酒终嫌薄。怕蜡凤轻剪,训鸡无药。
红禅熏破。带露倚,睡半觉。
水调歌头·其一
谁把玉镜台,挂向碧云天。
今年今月今夜,不似鼠儿年。
天上楼台玉矗,地上河山金铸,七宝合成全。
光采不能掩,依旧斗牛间。且停待,雕槛坐,石床眠。
凄风苦雨都过,才放十分圆。
谁向楼头吹笛,知有绣襦甲帐,不怕雪霜寒。
起看碧梧影,凉露正娟娟。
赠张横舟
至人玩斯世,汎汎如虚舟。
横之或安止,运之亦周流。
昔者张子房,此道恒优优。
眷言百世下,之子仍好修。
手携绿玉杖,身著紫绮裘。
折花驾白鹿,采药骑青牛。
栖迟木石居,笑傲王侯州。
敲火烧灵砂,可以戏神丘。
为人葬白骨,可以生公侯。
人言死生理,杳渺甚难求。
君乃不自矜,视之良悠悠。
翩然思黄石,去作万里游。
高视浊世间,下士如蜉蝣。
玄元无穷门,出入谁与俦。
绵绵日月运,茫茫天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