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四日自东山到金峨一宿而归偶题壁上安晚居士自觉际航湖入东山道金文意行至此淡晴轻冷风策策有声草树清幽泉石雅洁如在天竺灵隐间深靓过之既暮假榻瀑通夕喧枕始印鲁直梦成风雨诗粥鱼鸣展钵而去因笔一绝》全文
- 注释
- 桥石:桥面上的石头。
天台:指天台山,一种崇高的地名。
水谷帘:形容山水如帘幕般垂落。
峰回:山势曲折回环。
秀拥:秀美地围绕。
更深严:更加深远而庄重。
我来:我来到这里。
兼忘世:想要忘却尘世的烦恼。
少立:稍微停留。
清风:清凉的风。
拂髯:轻轻吹过胡须。
- 翻译
- 桥上的石头映照着天台的山水,像帘幕般遮掩着深谷,景色更加幽深宁静。
山势回转,秀美的山峰仿佛在簇拥着这片秘境,更显其深远和庄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清之游历山水的场景。首句“桥石天台水谷帘”形象地展现了山水间的桥梁、石径和瀑布,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接下来的“峰回秀拥更深严”则写出山势回环,景色秀美,夜晚的寂静与庄严气氛愈发浓厚。
诗人表达出自己在此地的超然心境,“我来便欲兼忘世”,流露出对尘世的暂时遗忘和对自然的深深沉浸。他站在清风中,感受着微风吹拂胡须,享受这份宁静。“少立清风为拂髯”这一细节,既写实又富有诗意,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致,以及诗人的心境变化,展现出宋代文人墨客对于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与环境相互映照,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那份淡泊与宁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