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缺(bǔ quē)的意思:指填补缺失,弥补不足。
不升(bù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才能、地位等不能再进步或提高。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记言(jì yán)的意思:记住别人的话语或指令。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青毡(qīng zhān)的意思:指官员或贵族在古代举行宴会时所用的铺在地上的毡子。也用来比喻庄重、隆重的场合。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薤露(xiè lù)的意思:指深夜的露水,也用来比喻难得的机会或者好运。
繇来(yáo lái)的意思:繇来是一个古代的成语,表示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无法改变或逃避。
意归(yì guī)的意思:指心意回归本真,回到最初的状态。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悼念友人杨瑶仲广文的作品。诗人以"泽国繇来已坠天"开篇,描绘了国家沦陷的悲凉景象,暗示了杨瑶仲所处的时代背景。"敢云补缺有青毡"表达了对杨瑶仲虽有才德但无法挽回时局的感慨,"青毡"象征着才能和抱负。
接下来的诗句"欲逃东海波难挽,纵饿西山蕨亦膻"进一步渲染了困境,东海的波涛无法阻挡亡国之痛,即使在西山采蕨充饥,也感到其苦涩。"屋上几时曾集鵩,堂前从此不升鳣"借典故表达哀思,鵩鸟寓指不幸之事,鳣鱼则象征富贵,暗示杨瑶仲的离世使得家道中落。
最后两句"相遭犹记言珍重,岂意归吟「薤露」篇"回忆两人交往时的深情厚谊,没想到竟要在哀歌中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亡国之痛的沉痛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满了对故人的哀思和对时局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萼红.咏纸媒
捻春纤。爇芳心半点,红得到侬边。
小炷樱酣,斜弯藕瘦,坠愁低袅微烟。
记擘向、谢娘双手,凭玉案、搓作并头圆。
水盼熏笼,电回窗罅,嘘暖吹寒。
走近碧纱幮里,有银荷未上,还倩伊然。
卷欲同蕉,多还束笋,玉栊犹记分笺。
笑郎心、较渠还热,裹相思、一寸一缠绵。
却怕尖风损焰,背过帘前。
金明池.燕台怀古,和申随叔翰林
西苑妆楼,南城独骑,几处笳吹芦叶?
孤鸟外生烟夕照,对千里万里积雪。
更谁来击筑高阳?但满眼花豹明驼相接。
剩野火楼桑,秋尘石鼓,陌上行人空说。
战斗渔阳何歇?笑古往今来,浪传豪杰。
绿头鸭悲吟乍了,白翕雀醉歌还阕。
数燕云十六神州,有多少园陵,颓垣断碣。
正石马嘶残,金仙泪尽,古水荒沟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