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安 仁 陈 慧 父 词 卷 宋 /刘 克 庄 已 著 西 山 序 集 端 ,欲 添 一 字 愧 才 悭 。平 生 行 脚 千 诗 里 ,岁 晚 营 巢 万 竹 间 。后 有 杨 雄 宁 不 好 ,世 无 孔 子 孰 能 删 。归 舟 它 日 溪 边 过 ,珍 重 先 生 莫 掩 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好(bù h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坏得无法再坏。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它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行脚(xíng jiǎo)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四处奔波、旅行的意思。
掩关(yǎn guān)的意思:掩饰、隐藏真相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营巢(yíng cháo)的意思:指鸟类筑巢的行为,比喻人们建立家庭或事业的场所。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 注释
- 已著:已完成。
西山:地名,可能指作者熟悉的某个地方。
序集:序言或著作的一部分。
才悭:才情不足。
行脚:云游、漫游。
千诗:许多诗歌。
岁晚:晚年。
万竹:成千上万的竹子。
杨雄:汉代学者,以才学著称。
宁不:岂不,表示反问。
好:做得好。
删:修订。
归舟:归来的船只。
溪边:小溪旁。
珍重:敬重,重视。
莫掩关:不要关闭门扉。
- 翻译
- 已经写完了西山的序章,想再添加一个字都感到才情不足。
一生行走于诗的世界,晚年在成千上万的竹林中筑巢安家。
即使有杨雄这样的才子,我也自问是否能做得更好,世间若无孔子那样的大贤,谁能担当修订之责。
将来乘船经过溪边,我会特别来访,先生请不要闭门谢客。
- 鉴赏
诗人在描述自己对文学的贡献与自谦态度之间的微妙情感。"已著西山序集端,欲添一字愧才悭"表明诗人已经创作了许多作品,但仍然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难以再添加或改变任何内容。这不仅显示出诗人的谦逊,也体现了对文学的严肃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平生行脚千诗里,岁晚营巢万竹间"则描绘了一位行走于千篇诗文之间,晚年却在无数书卷中筑巢的学者形象。这里的“行脚”指的是游历各地,广泛涉猎;“营巢”则是隐居之意,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于安静生活的向往。
"后有杨雄宁不好,世无孔子孰能删"中,提到了东汉时期的学者杨雄,他曾经批评过《易经》的不足,而“孔子”则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这两句表明,即便是在古代伟大的圣贤之下,也难免有人提出批评和改进,这种精神也值得后人学习。
最后,"归舟它日溪边过,珍重先生莫掩关"则是诗人在劝告读者,在某一天的归途中,不要忘记那些隐藏于山谷之中的学问宝藏。这里“归舟”指的是返回的船只,“它日”意味着未来的某一天,“溪边过”则描绘了自然景色,“珍重先生”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莫掩关”则是在告诫读者要不断探索,不要关闭心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文学成就、学术精神和知识探求的反思,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学问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查山分韵得日字
雪后天象清,维时月初吉。
三老山中居,杖藜乘兴出。
总讶神仙流,衣冠兼散逸。
叩我东家门,造我读书室。
主人重留连,开尊叙真率。
倾写间别怀,气谊等胶漆。
送别河梁上,怅然若有失。
快行莫迟迟,猛虎嘷落日。
摘涧上似橘者于上山之时然酸苦不可食有感于中下山重逢复摘之以玩因赋
似橘未挟霜,青青照泉水。
长安不相见,触下宁不喜。
如何洞庭实,忽吐兹山里。
平生笑汝阳,涎流于曲车。
乃知老饕心,不掩闲中跨。
踞石觊大嚼,慰我燥且渴。
童子撷得来,竟为蜇惨遏。
取貌失子羽,信言迷宰予。
把之行且看,于以惩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