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隔循纡经,桥危度浅沙。
停骖聊对酒,醉处即为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归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诗意和淡淡的忧郁情绪。
首联“春去花齐落,人归路转赊”以“春去”点明季节变换,花落象征着生机的消逝,而“人归”则暗示了旅途的结束。路转赊(遥远)则预示着归途的漫长与艰辛,两相对照,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峰阴昏雾合,树影夕阳斜”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景象。山峰在昏暗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树木的影子在夕阳的余晖下拉长,画面静谧而富有层次感,给人一种既神秘又略显孤独的感觉。
颈联“溪隔循纡经,桥危度浅沙”描绘了过溪和渡桥的情景。溪流曲折蜿蜒,桥面摇摇欲坠,沙地浅薄,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旅途的艰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谨慎。
尾联“停骖聊对酒,醉处即为家”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选择在旅途中暂时停下,与友人饮酒畅谈,借酒浇愁,将旅途的疲惫与孤独转化为暂时的欢愉。而“醉处即为家”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即使是在旅途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安放之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归家之愿的深切渴望。
计日今为六月六,老屋迎旸成火域。
宫闺邸第及穷檐,晒衣自古沿流俗。
我无馀衣可免劳,惟有残书十馀簏。
呼僮罗列向晴阶,纸故潮生蠹蕃育。
揩踏涂抹不尽戕,万头鼠窜横屠戮。
老倦时酣午梦中,梦蠹周回向余哭。
公为怜书命摊曝,不思书是我邦国。
食斯饮斯居亦斯,个中天地成文族。
公今为书不为生,轻重相衡情惨酷。
神销口阻莫能应,醒来急命收残牍。
吁嗟命重书自轻,万编随蠹谋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