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伏终难见,空抟似老乌。
簇簇花如血,声声怨不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伤的边塞之情,充满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开篇“飞伏终难见,空抟似老乌”两句,通过形象地将鸟儿比作难以寻觅的友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渴望之情。紧接着,“一身随变化,故国任丘墟”则透露出诗人随命运起伏,漂泊他乡,内心却始终牵挂着那片久违的土地和记忆。
中间两句“簇簇花如血,声声怨不枯”,以鲜血般绽放的花朵比喻愈发浓烈的思念之情,而“声声”则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无尽哀怨,这些哀怨就像声音一样,不断地在心头回荡。这些意象表达了深沉且复杂的情感。
最后两句,“春山情更好,何必夜相呼”,则是在这样浓重的乡愁中寻找一种释放与平衡。诗人似乎在提倡,即使对远方有着浓厚的情感,也不需要急于一时表达,因为那份思念就像春天的山色一样,越发显得温柔而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故土深沉的眷恋。
生机何所赖,官罢废饔飧。
不有安贫乐,焉知陋巷尊。
无谋宜困阨,守死报乾坤。
应笑皋夔侣,饥来叩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