彍骑名非少,司农日不供。
自昔乘春障,何人念夕烽。
白羽(bái yǔ)的意思:白色的羽毛,喻指清白无辜、纯洁无暇的品质。
饱飞(bǎo fēi)的意思:形容鸟儿吃饱了飞翔的情景,比喻事物得到满足后展现出的自由活跃的状态。
彻侯(chè hòu)的意思:彻底追究责任,细致地调查清楚。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侯封(hòu fēng)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表示受到重用或受到尊贵待遇。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节度(jié dù)的意思:
◎ 节度 jiédù
(1) [official]∶官名。三国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至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
(2) [administer]∶管辖,管理
南唐为 奉化军节度。(军,区划名称。)——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节度 jiédù
(1) [be moderate in]∶节制调度;部署
(2) [rule]∶规则;分寸
日月之行,有常节度
司农(sī nóng)的意思: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也可用来比喻平凡而勤劳的人。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上谷杂咏》系列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战争时期的场景。"彍骑名非少",彍骑指的是快速骑兵,数量众多;然而,"司农日不供",暗示了即使兵员众多,国家的粮草供应却难以满足。"黄金仍道路,白羽转从容",黄金象征财富,道路则代表交通,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物资匮乏下,军队行进的艰难和物资运输的缓慢。
"自昔乘春障,何人念夕烽",诗人感慨往昔春天出征的壮志豪情,如今却无人再关心夜晚的烽火警报,暗指战事的冷落与和平的渴望。"饱飞诸节度,宁羡彻侯封",节度是军事指挥官,彻侯是古代的一种高爵位,这里诗人说那些忙碌的将领们,虽然辛苦但并不羡慕高官厚禄,可能更向往的是战争结束后的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揭示了战争对社会经济和个人心态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王世贞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明朝文人对时局的思考。
高才沐新诗,笔力回万牛。
讽我挽河汉,溥将膏泽流。
吾闻天甚仁,爱民颁九畴。
人间失彝叙,乃有偏毗忧。
列星但随旋,一气同浮游。
讵敢弄天柄,私恩回旱头。
胡不自修德,和气浃九州。
奚烦雕肾肠,诗章远相求。
君其谕乡邻,此外无良谋。
尚几驻车骈,俯为观有秋。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
昏濛失冈峦,咫尺见行路。
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
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
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
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
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
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
沐雨抗尘几万里,劳生令我忆山家。
秋风小艇浮棋局,野色侵帘水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