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无泉石趣,朝下少同过。
贪胜觉程近,爱闲经宿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美丽图景。开篇“谁无泉石趣,朝下少同过”,表达了对自然山水之乐的向往,而这种享受并非每个人都能常常得到。紧接着,“贪胜觉程近,爱闲经宿多”则写出了诗人对于旅行的热爱和渴望,以及希望能够多留住片刻,细细品味。
下片“片沙留白鸟,高木引青萝”描绘了自然景象:细软的沙滩上停留着白色的鸟儿,而高大的树木则吸引着青绿的藤萝。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醉把渔竿去,殷勤藉岸莎”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诗人在酒醉之后,把钓鱼的竿子随手丢弃,并且殷切地在河岸边铺上莎草,以此来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双轮碾海飞苍烟,天鸡唤客夜不眠。
三更独起看日出,霞光万丈红当天。
海风吹天力何劲,黄人捧日中天正。
直持原始造化垆,铸出全球大金镜。
罗浮看日夸绝奇,裹粮夜半一遇之。
自从海道轮四达,属见沐浴光咸池。
迂儒见不出海表,苦信地大日轮小。
安知力摄万星球,更著中间地球绕。
河山两戒南越门,群峰到海如云屯。
地邻赤道热力大,日所照处知亲尊。
卓午停轮裙带路,金碧楼台老蛟守。
世逢运会将大同,天教此起文明度。
我是渡海寻诗人,行吟欲遍南天春。
完全主权不曾失,诗世界里先维新。
五色日华笔端起,墨沈淋漓四海水。
太平山上歌太平,遥祝万年圣天子。
《海中观日出歌,由汕头抵香港作》【清·丘逢甲】双轮碾海飞苍烟,天鸡唤客夜不眠。三更独起看日出,霞光万丈红当天。海风吹天力何劲,黄人捧日中天正。直持原始造化垆,铸出全球大金镜。罗浮看日夸绝奇,裹粮夜半一遇之。自从海道轮四达,属见沐浴光咸池。迂儒见不出海表,苦信地大日轮小。安知力摄万星球,更著中间地球绕。河山两戒南越门,群峰到海如云屯。地邻赤道热力大,日所照处知亲尊。卓午停轮裙带路,金碧楼台老蛟守。世逢运会将大同,天教此起文明度。我是渡海寻诗人,行吟欲遍南天春。完全主权不曾失,诗世界里先维新。五色日华笔端起,墨沈淋漓四海水。太平山上歌太平,遥祝万年圣天子。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67c698f09b9d8254.html
东村有荔枝,西村有荔枝,南村有荔枝,北村有荔枝,村人看客衔尾舟来时。
双轮在前画舫随,入涌涌路歧复歧,汽笛鸣使村人知。
村人有约远迎客,村童村妇纷来窥。
几成看杀卫叔宝,荔枝树下人争围。
岂知老饕苍髯已三尺,馀客亦复鬑鬑皆有须,但动食指思朵颐。
是时荔枝半生熟,青红满眼光陆离。
荷包太早桂味迟,五月黑叶方垂垂。
采之满筐出供客,更令饱饫兼僮厮。
我舟泊处上有丞相祠。
但能耕稼魏公庄,岂必识字为佳儿。
村居若有千树荔,更用千户侯何为?
维闽与粤荔枝国,各有佳品因时宜。
君谟作谱起聚讼,彼优此劣词何支。
我生于闽长侨粤,有荔枝处皆尝之。
平生嗜荔如嗜色,情人之眼皆西施。
少年最爱十八娘,至今追忆神犹驰。
自来岭南日啖三百颗,临风辄念天人姿。
门书荔子甲天下,已生荔子生梅妃。
梅妃生闽杨妃粤,杨妃宠盛梅妃衰。
人间选色论品目,两皆尤物天所遗。
亦如荔枝各具色香味,相看不厌、不见常相思。
奈何玉环不自爱乡味,坐令蜀产称珍奇。
蜀荔之佳万万逊闽粤,维髯蜀客亦谓言非欺。
惜髯但啖粤荔未到闽海湄,惟应楚客粤归足傲道州老,此来非早仍非迟。
亲解海山仙人绛罗襦,临江况复将别离?
江天过午村鸡啼,满船载得荔枝去,濛濛烟雨遮船旗。
《李湘文邀同雪澄、实甫、陶阳二子上涌村啖荔枝作》【清·丘逢甲】东村有荔枝,西村有荔枝,南村有荔枝,北村有荔枝,村人看客衔尾舟来时。双轮在前画舫随,入涌涌路歧复歧,汽笛鸣使村人知。村人有约远迎客,村童村妇纷来窥。几成看杀卫叔宝,荔枝树下人争围。岂知老饕苍髯已三尺,馀客亦复鬑鬑皆有须,但动食指思朵颐。是时荔枝半生熟,青红满眼光陆离。荷包太早桂味迟,五月黑叶方垂垂。采之满筐出供客,更令饱饫兼僮厮。我舟泊处上有丞相祠。但能耕稼魏公庄,岂必识字为佳儿。村居若有千树荔,更用千户侯何为?维闽与粤荔枝国,各有佳品因时宜。君谟作谱起聚讼,彼优此劣词何支。我生于闽长侨粤,有荔枝处皆尝之。平生嗜荔如嗜色,情人之眼皆西施。少年最爱十八娘,至今追忆神犹驰。自来岭南日啖三百颗,临风辄念天人姿。门书荔子甲天下,已生荔子生梅妃。梅妃生闽杨妃粤,杨妃宠盛梅妃衰。人间选色论品目,两皆尤物天所遗。亦如荔枝各具色香味,相看不厌、不见常相思。奈何玉环不自爱乡味,坐令蜀产称珍奇。蜀荔之佳万万逊闽粤,维髯蜀客亦谓言非欺。惜髯但啖粤荔未到闽海湄,惟应楚客粤归足傲道州老,此来非早仍非迟。亲解海山仙人绛罗襦,临江况复将别离?江天过午村鸡啼,满船载得荔枝去,濛濛烟雨遮船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5167c698f09bdc0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