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其二》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田租有约不相违,比著丰年数已亏。

一饱分明郎首赐,几曾刺口问抽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年数(nián shù)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或年龄的大小。

田租(tián zū)的意思:指农民缴纳给地主或国家的土地租金。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注释
田租:指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约:约定,契约。
丰年:丰收的年景。
亏:不足,亏损。
郎首赐:比喻来自对方的恩惠或赏赐。
刺口:刺痛心扉,难以忍受。
问抽卑:询问田租是否过高。
翻译
田租的约定从不违背,比起丰收年景已显得不足。
每顿饭饱足都是你恩赐,何时曾因田租过重而痛心询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定海甲寅口号七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田租制度的看法,强调了农民对田租的承诺和辛劳,同时也暗示了田租可能存在的不公。首句“田租有约不相违”表明农民遵守与地主的契约,按时交租;然而,“比著丰年数已亏”则揭示了在丰收之年,农民实际所得可能并未与丰产相符,暗示了租税负担过重的问题。

接下来两句“一饱分明郎首赐,几曾刺口问抽卑”,形象地描述了农民对于田租的感受。"一饱分明郎首赐",这里的“郎”可能指的是地主,表达的是农民认为自己辛勤劳作换来的仅够温饱的生活,仿佛是地主的恩赐;而“几曾刺口问抽卑”则意味着他们从未公开质疑或抱怨过过高的田租,因为生活艰难,不敢轻易提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农民面对田租制度的无奈和忍耐,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十忆偈.忆先师

一见先师后,堪悲复堪笑。

为问何以然,八十重年少。

(0)

和四十伯父见寄二首·其二

比来维日捧诗筒,久废吟哦觉懒慵。

韵险不容更属和,意勤须索强随从。

深思往往花盈睫,得句常常汗浃胸。

万事始知关习否,赓酬本合类撞钟。

(0)

句·其四

山翁何事冲寒往,知有梅花在隔溪。

(0)

还家涂中

疏林残岭起昏鸦,腊尽行人喜近家。

江北江南春信早,傍篱穿竹见梅花。

(0)

次膺哀辞三首·其二

平昔弦觞浪自怡,暮年荐鹗有新知。

蛾眉翻作黄昏哭,乐府空传白纻词。

上国音尘随梦断,东山箫管结秋悲。

风亭月观依然在,辽鹤归来复几时。

(0)

句·其一

金山顶上看回雁,铁瓮城西听杜鹃。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