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报(bù bào)的意思:不报指不报告、不通报。
东阁(dōng gé)的意思:指官员之间互相勾结、串通,共同进行腐败、贪污等不法活动。
阁下(gé xià)的意思:用于称呼对方,表示尊敬或敬意。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好辞(hǎo cí)的意思:指文辞优美、言辞恰当,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意义或感情。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朋友(péng yǒu)的意思:指亲密的、信任的、相互帮助的人。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倾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倾斜、翻倒。
扫门(sǎo mén)的意思:指出门时扫除门前的雪、尘土等杂物,比喻清除障碍、准备迎接客人或重要事件。
问讯(wèn xùn)的意思:向人询问消息或打听情况。
张示(zhāng shì)的意思:指公开表露、显露出来。
- 注释
- 十往:多次前往。
九不报:九次没有回应。
好辞:亲切的话语。
开几番:得以相见几次。
誇张:夸大。
示朋友:向朋友展示。
异寒温:生活的差异和冷暖。
岂必:何必。
倾盖:初次见面。
扫门:打开家门深入交谈。
绝胜:远胜过。
东阁下:东阁的礼节。
布粟:粗茶淡饭。
公孙:指主人。
- 翻译
- 十次去访九次不遇,只因好言相告才得几次相见。
他夸张地向朋友们展示,询问彼此的生活状况,差异多大。
不必等到初次见面就深谈,何时能真正敞开心扉交谈。
这远远胜过在东阁下的礼节应酬,真诚交流胜过粗茶淡饭的接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寄谢汤司谏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从内容上看,它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汤司谏之间的交往情况。"十往九不报"描绘了诗人频繁地向汤司谏求教或询问,但回应并不常见,暗示了对方忙碌或难以即时回复。"好辞开几番"则表示尽管如此,诗人仍坚持不懈,期待着友人的言辞启发。
"誇张示朋友,问讯异寒温"进一步说明诗人关心朋友的生活状态,询问的不仅仅是表面的问候,而是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岂必待倾盖,何时真扫门"用了典故,表明诗人认为不必等到正式的拜访,更希望在日常交流中建立真挚的关系。
最后两句"绝胜东阁下,布粟对公孙"引用了典故,意指与汤司谏这样的贤者交谈,胜过在豪华的东阁之下接受粗茶淡饭的款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知识交流的看重,以及对朴素而真诚交往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交流的渴望,以及对简单而真挚人际关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须江驿诗后
归来已负百花期,閒拂尘埃看旧诗。
极目平芜二千里,乡心惟有杜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