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窗穿竹住还移,万类俱闲始见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室(àn shì)的意思:指秘密、隐蔽的地方或情况。
寸光(cùn guāng)的意思:形容时间极短暂,转瞬即逝。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孤影(gū yǐ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的影子,比喻孤独无助。
后代(hòu d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子孙后代。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散逐(sàn zhú)的意思:指被驱散、被赶走。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书帷(shū wéi)的意思:指书籍的帷幕,比喻读书学习的氛围或环境。
万类(wàn lèi)的意思:形容非常众多或繁杂。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玉露(yù lù)的意思: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比喻美好清新的事物。
自持(zì chí)的意思: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 注释
- 透窗:月光穿透窗户。
穿竹:月光照过竹林。
万类:万物。
俱闲:都安静下来。
始见伊:才看见月亮(伊代指月亮)。
难把寸光:难以隐藏微小的光芒。
藏暗室:藏在黑暗的房间。
自持孤影:自己维持着孤单的身影。
助明时:帮助照亮这个明亮的时段。
空庭:空旷的庭院。
散逐金风起:随着秋风(金风)飘散开来。
乱叶:散乱的树叶。
争投玉露垂:争相落在挂着露水的枝头。
后代儒生:后来的学者。
懒收拾:懒得整理或欣赏。
夜深:深夜。
飞过读书帷:月光掠过读书人学习时的帷幕。
- 翻译
- 月光穿过竹林照进屋内忽隐忽现,万物皆静之时方能注意到它。
难以将这微弱的月光藏于暗室之中,它自带清辉照亮这明亮的时刻。
空荡的庭院中月光随秋风飘散,纷乱的落叶争先恐后地沐浴在露珠下。
后来的读书人懒得整理这番景象,深夜里月光悄悄掠过书卷前的帷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透窗穿竹住还移"中,月光如同流水般穿过窗棂与竹影,在墙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斑,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
"万类俱闲始见伊"则表达了在这宁静之时,万物皆息,唯有月光显得格外清晰。"难把寸光藏暗室"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月光的珍贵与难以囚禁,它如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明亮。
接下来的"自持孤影助明时"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借由月光之美,自我安慰,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态度,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依赖。
"空庭散逐金风起"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象,月光下,落叶随风飘散,而"乱叶争投玉露垂"则表现了大自然中生机勃勃的一面,即便是在深夜,也有生命力在悄然展现。
最后两句"后代儒生懒收拾,夜深飞过读书帷"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悲凉与诗人的无奈。古代学者虽勤于治学,但也常感到世事无常,知识如落叶般难以完全掌握。而在夜深人静时分,他们或许会感慨万千,借读书来逃避现实的喧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与自然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知识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李员外赠古镜歌
关西故人惜我别,赠我古镜光如雪。
感君意气特相许,爰披肝胆照清彻。
荡日摩空恍虚映,奥室青瞳闪宵晢。
妙质精凝水土深,丹烟碧雾生华缬。
圜铭髣髴不可读,蚓屈虫蠕细纠结。
腰间锦囊故所佩,请脱绳丝置扃鐍。
当令明月入我怀,精光夜夜随虹霓。
故人卓荦信才杰,苍铓炯炯岂相劣。
嗟予蓬秽何所似,对此不觉心内热。
湘江溟洞入无滓,衡岳凌空郁岑巀。
山行应使魈魅逃,水宿能令蛟怪灭。
古物由来孕神秀,灵光不让三尺铁。
怜君至宝不自惜,何以报之嗟菲蔑。
护藏但使镜莫缺,与君交情世不绝。
《酬李员外赠古镜歌》【明·徐祯卿】关西故人惜我别,赠我古镜光如雪。感君意气特相许,爰披肝胆照清彻。荡日摩空恍虚映,奥室青瞳闪宵晢。妙质精凝水土深,丹烟碧雾生华缬。圜铭髣髴不可读,蚓屈虫蠕细纠结。腰间锦囊故所佩,请脱绳丝置扃鐍。当令明月入我怀,精光夜夜随虹霓。故人卓荦信才杰,苍铓炯炯岂相劣。嗟予蓬秽何所似,对此不觉心内热。湘江溟洞入无滓,衡岳凌空郁岑巀。山行应使魈魅逃,水宿能令蛟怪灭。古物由来孕神秀,灵光不让三尺铁。怜君至宝不自惜,何以报之嗟菲蔑。护藏但使镜莫缺,与君交情世不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1967c6fbc32e7c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