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去国者,犹听暮猿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同 陈 明 水 鼓 山 诗 明 /傅 汝 舟 入 洞 风 初 定 ,乘 桥 日 半 明 。断 岩 流 水 转 ,低 树 湿 云 行 。林 缺 呈 江 练 ,泉 香 长 石 英 。谁 怜 去 国 者 ,犹 听 暮 猿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石(cháng shí)的意思:长石是指石头的一种,比较大而长的石头。在成语中,长石通常比喻人的品质或能力高超出众。
乘桥(chéng qiáo)的意思:指乘坐船只或车辆过桥,比喻借助他人或事物的力量达到目的。
初定(chū dìng)的意思:初次确定,初步决定
江练(jiāng liàn)的意思:指人才的培养和修炼。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湿云(shī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云层低压,即将下雨。
石英(shí yīng)的意思:石英是一种常见的矿物质,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晶状,硬度高,常见于岩石中。在成语中,石英常用来比喻坚硬、透明或不易破坏的事物。
云行(yún xíng)的意思:指行走迅速,如云一般飞快。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傅汝舟的《同陈明水鼓山诗》描绘了山中清晨的景象。首句“入洞风初定”写进入山洞后,风势刚刚平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乘桥日半明”描绘了过桥时,阳光透过薄雾,显得朦胧而明亮。"断岩流水转"展现出山岩间流水潺潺,曲折流转,富有动态美。"低树湿云行"则描绘了湿润的云雾在低矮的树丛间缓缓移动,增添了神秘感。
下联“林缺呈江练”运用比喻,将江水比作洁白的绸带,通过树林的间隙映现出来,形象生动。"泉香长石英"进一步描绘泉水清澈,石英晶莹,泉水还带着淡淡的清香,给人以清凉之感。最后,诗人以“谁怜去国者,犹听暮猿声”收尾,表达了自己离开国都的孤寂心情,只能在傍晚时分听到山猿的哀鸣,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故土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鼓山的自然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幽深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