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吏(ào lì)的意思:指傲慢而自负的官吏。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赐环(cì huán)的意思:赐予玉璧,象征官位的玉璧。形容皇帝授予官员的封爵。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分清(fēn qīng)的意思:指辨别清楚、区分明白。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赋才(fù cái)的意思:赋予才能或才华。
海东(hǎi d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远离正道,迷失方向。
含香(hán xiāng)的意思:指含有芬芳香气,形容事物香味浓郁或品质高尚。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金茎(jīn jīng)的意思:指男子的生殖器官,也用于比喻强壮有力。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翘首(qiáo shǒu)的意思:指仰望、期待
清曹(qīng cáo)的意思:清除官场上的腐败现象。
青社(qīng shè)的意思:指青年学生组织,特指青年社会团体或组织。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握手(wò shǒu)的意思:两人用手相互握住,表示友好、合作、祝贺等。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仙郎(xiān lá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般的男子,也用来形容优雅、风度翩翩的男子。
谳奏(yàn zòu)的意思:指谨慎地办事,审慎地发表言论。
六月霜(liù yuè shuāng)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异常严寒
- 鉴赏
此诗《寄高比部》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描绘漂泊异乡、遥望金茎、青社傲吏、白云仙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风尘漂泊海东方,翘首金茎路渺茫”开篇即以“风尘漂泊”描绘了诗人在海东方的孤独与游离状态,而“翘首金茎”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及美好未来的期待,但“路渺茫”又暗示了这种期待的遥远与不确定。
颔联“青社赐环栖傲吏,白云题柱忆仙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句“青社赐环栖傲吏”借用了古代官场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官场环境的向往与对傲骨清高的追求;后句“白云题柱忆仙郎”则通过“白云”与“题柱”的典故,表达了对仙风道骨之士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赋才合迩西山色,谳奏能消六月霜”转而从个人才华与官场作为的角度出发,将个人才能比作西山之色,寓意才华横溢;“谳奏能消六月霜”则体现了诗人对公正执法、为民除弊的渴望与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斗争的深刻洞察。
尾联“不分清曹多燕暇,几时握手近含香”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官场清闲却无实质作为的不满,以及对与友人相聚、共赏美好时光的渴望。其中,“不分清曹多燕暇”既是对现实官场的讽刺,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几时握手近含香”则充满了对友情与美好时刻的憧憬。
综上所述,《寄高比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其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与对理想状态的追求。诗中运用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意象,使得情感表达深沉而富有层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太仆李遇斋北上
天门开,佚荡荡,风烟销尽日月光,负图龙马荣河上。
此时谁不幕弹冠,仗剑宁愁行路难。
吴江桃李迎锦缆,长安杨柳拂银鞍。
君家高门百年旧,近者诗名遍江右。
好学常过司马门,时时酌我洲中酒。
我病吴山岁载徂,何能把盏临前除。
赠君长鞭还四顾,王良伯坰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