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面何须识,其心端可猜。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靖 节 先 生 祠 一 首 宋 /王 阮 先 生 新 布 政 ,谁 遣 小 儿 来 。尔 面 何 须 识 ,其 心 端 可 猜 。有 名 高 日 月 ,无 力 救 氛 埃 。百 世 千 秋 后 ,闻 风 亦 遽 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布政(bù zhèng)的意思:指掌握政权,担任官职,管理国家事务。
氛埃(fēn āi)的意思:形容气氛或环境十分安静、静寂。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闻风(wén fēng)的意思:指听到某人或某事的消息,立即有所行动或作出反应。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 翻译
- 先生刚刚推行新政,是谁派小孩子前来传达?
你的面容无需辨识,但从你的心意就能揣测。
你的名声如同日月般显赫,但力量却不足以消除眼前的困扰。
即使在百年千年之后,只要听到你的风声,人们也会立刻响应。
- 注释
- 先生:指代有威望或地位的人。
遣:派遣。
小儿:此处可能指使者为小孩,象征纯洁或不带偏见。
尔面:你的面容。
其心:你的心意。
有名:名声大。
无力:没有足够的力量。
氛埃:困扰或混乱。
闻风:听到消息。
遽回:立刻回应。
- 鉴赏
这首诗是王阮在宋朝创作的,题目为《题靖节先生祠》。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和思想。
"先生新布政,谁遣小儿来。"
这两句开篇即设问,用质疑的口气引出下文。"先生"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的贤人或圣人,这里所说的"新布政"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实施了新的政策或者制度。通过提问"谁遣小儿来",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代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尔面何须识,其心端可猜。"
这两句转向内心体察,表明尽管外界可能无法直接认识到这个人的真实面貌,但通过他的行为可以推测其内心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这一部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理解的能力。
"有名高日月,无力救氛埃。"
这里提及历史上的某位人物虽然声名远播,地位尊崇,但却无法改变时代的悲剧或是社会的黑暗。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过去英雄所面临局限的同情。
"百世千秋后,闻风亦遽回。"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崇敬之心,即使在长久的岁月之后,只要听到这位先生的事迹,就会立即回到那个时代去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厚情感和对先贤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他对于历史人物崇高品德的尊敬,以及面对历史无力改变的悲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借由怀古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常州感慈邦老相遇甚款聊复申叙
十年不相见,一见情愈亲。
执手语半塞,但觉频沾巾。
别来事多矣,未易咫尺论。
感君冒雨归,知君意弥敦。
邀我过其庐,灯火如春深。
金碧炫境界,恍然惊一新。
为我时置浴,仍为加柈飧。
止我腹中饥,振我衣上尘。
何劳强剪纸,已复收断魂。
漆炉接膝坐,软语尤殷勤。
闵我忧患馀,漂泊才此身。
劝我葬且居,生死相与邻。
清晨陟高座,四众如云屯。
展转叙契阔,博辨河海翻。
句句不妄发,信矣灵岩孙。
岁暮能几何,缱绻谁我温。
非君美无度,泾渭那更分。
相期在来日,击节徒谆谆。
《常州感慈邦老相遇甚款聊复申叙》【宋·李之仪】十年不相见,一见情愈亲。执手语半塞,但觉频沾巾。别来事多矣,未易咫尺论。感君冒雨归,知君意弥敦。邀我过其庐,灯火如春深。金碧炫境界,恍然惊一新。为我时置浴,仍为加柈飧。止我腹中饥,振我衣上尘。何劳强剪纸,已复收断魂。漆炉接膝坐,软语尤殷勤。闵我忧患馀,漂泊才此身。劝我葬且居,生死相与邻。清晨陟高座,四众如云屯。展转叙契阔,博辨河海翻。句句不妄发,信矣灵岩孙。岁暮能几何,缱绻谁我温。非君美无度,泾渭那更分。相期在来日,击节徒谆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467c6d94380c28595.html
东坡挽词
从来忧患许追随,末路文词特见知。
肯向虞兮悲盖世,空惭赐也可言诗。
炎荒不死疑阴相,汉水相招本素期。
月堕星沈岂人力,辉光他日看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