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中 岳 颛 顼 先 生 唐 /张 乔 先 生 颛 顼 后 ,得 道 自 何 人 。松 柏 卑 于 寿 ,儿 孙 老 却 身 。夜 窗 峰 顶 曙 ,寒 涧 洞 中 春 。恋 此 逍 遥 境 ,云 间 不 可 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得道(dé dào)的意思:指得到真理、道理,也可指达到某种境界或得到某种成就。
洞中(dòng zhōng)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境地。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寒涧(hán jiàn)的意思:形容非常寒冷的河谷或山谷。
可亲(kě qīn)的意思:容易亲近、和善可亲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中春(zhōng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刻。
颛顼(zhuān xū)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贤明的帝王,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智慧、聪明。
- 翻译
- 先生乃颛顼后裔,他所领悟的道法源自何方高人?
松柏虽然长寿,但其子孙后代却无法与之同寿,终将衰老。
夜晚,先生独坐窗前,望见山峰顶端已现曙光,寒凉的溪涧深处却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他深深眷恋着这自由自在的世外仙境,即使云间仙人也无法与之亲近相比。
- 注释
- 先生:指主人公,一位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颛顼后:颛顼,古代神话中的五帝之一,此处表示先生是颛顼的后代。
得道:获得道法,即对宇宙、人生等深层次道理的理解和修行。
自何人:从哪位高人那里得到这种领悟或教导。
松柏:以长寿著称的树木,象征长久和坚韧。
卑于寿:寿命短于,此处指松柏的子孙(树苗)寿命不及母树。
儿孙:比喻松柏的后代(树苗)。
老却身:指后代无法像母树一样长生,终将衰老。
夜窗:夜晚的窗户,暗示主人公在夜晚静思。
峰顶曙:山峰顶端出现曙光,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寒涧:寒冷的山涧,环境清冷偏远。
洞中春:洞穴深处已有春天气息,形容环境虽寒凉,但生机盎然。
恋此:深深地喜爱这里,指主人公对当前生活环境的留恋。
逍遥境: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境界,犹如仙境。
云间:云雾缭绕的高空,常用来象征仙境或仙人居住之处。
不可亲:不能与之相比,即主人公认为自己的逍遥境比云间仙境更令他留恋和亲近。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名为《寄中岳颛顼先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隐逸生活向往和敬仰之情的诗句。
"先生颛顼后,得道自何人。"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颛顼先生之后,也能领悟到先生所获得的道理,从某个人那里得到启发。这不仅是对颛顼先生学问的尊崇,同时也显示了诗人自己的修为和追求。
"松柏卑于寿,儿孙老却身。"
这两句通过松柏长寿比喻隐逸之人的高洁品格,而“儿孙老却身”则是说世俗的人虽然有着繁衍的子孙,但身体却早已疲惫,这里强调了隐逸生活超脱尘嚣,保持精神上的清新。
"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山中静寂图景:夜晚的窗前是山峰的轮廓映衬着初升的太阳;而在寒冷的溪流和深邃的洞穴之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春意。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温暖。
"恋此逍遥境,云间不可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超脱尘世,融入自然之中的向往。“云间不可亲”则是说这种境界虽然美好,却是难以触及的,只能在心中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颛顼先生的敬仰和山水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