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孤南菊客不饮,心满西庄天未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台(chán tái)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的供奉佛像的台座,也用来比喻研究禅宗的地方。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矫首(jiǎo shǒu)的意思:矫正颈项,形容人的态度高傲自大。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曲栏(qǔ l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行为不正直,不坦率。
突屼(tū wù)的意思:突然出现或突然发生。
未从(wèi cóng)的意思: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教益或教训。
遐荒(xiá huāng)的意思:遥远而荒凉,形容地方偏僻或荒芜。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幽悰(yōu cóng)的意思:幽静而悲伤的样子,形容情绪低落或忧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朝时期于城北寺庙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遐荒九日多幽悰”,开篇即点出时间与地点,九日,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登高赏菊节日,而“遐荒”则暗示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下来,“禅台隐隐临高墉”一句,描绘了寺庙建筑在高处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感觉。
“徘徊暂抚莓苔石,突屼已见芙蓉峰。”这两句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漫步于寺庙周围,触摸着长满青苔的石头,不经意间抬头便望见了远处高耸的芙蓉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瞬间感悟和惊喜之情。
“兴孤南菊客不饮,心满西庄天未从。”这里诗人以“孤”字形容独自赏菊的场景,表达了孤独与清高的情感,同时也暗含了对西庄(可能指隐居之地)的向往,但似乎天意未遂,流露出一丝遗憾。
最后一句“曲栏矫首动馀感,归鸟尽背黄昏钟。”诗人站在曲折的栏杆前,仰头凝视,心中涌起种种复杂的情感。随着归鸟的背影消失在黄昏的钟声中,画面显得格外宁静而深沉,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双重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