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康食芡梨》
《南康食芡梨》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吴头楚尾将三载,芡觜梨腮又一秋。

岂为鲈鱼觅归去在家饮水无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kāngshíqiàn
sòng / chén

tóuchǔwěijiāngsānzǎiqiànsāiyòuqiū

wèiguīzàijiāyǐnshuǐbǎiyō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尾(chǔ wěi)的意思:楚国的尾巴,比喻地位低下、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无忧(wú yōu)的意思:没有忧虑,无所担心

饮水(yǐn shuǐ)的意思:喝水时要想起水的来源,比喻要常怀感恩之心。

在家(zài jiā)的意思:指人在家中,不外出或不出远门。

吴头楚尾(wú tóu chǔ wěi)的意思:形容言行或事物中间没有连贯、完整的整体。

注释
吴头楚尾: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吴国和楚国的边界附近。
三载:三年。
芡觜梨腮:形容秋天果实累累的样子,芡实像人的嘴唇,梨子像少女的脸颊。
鲈鱼:古代文人常以鲈鱼代表思乡之情。
饮水:借指日常生活,简单的生活。
无忧:没有忧虑。
翻译
在吴地和楚地的交界处已经度过三年,今年又是芡实果实成熟、梨子脸颊般的秋季。
我并非仅仅为了鲈鱼的美味而选择回归,因为在家中即使只是喝水,也感到没有丝毫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南康食芡梨》。诗中,诗人以“吴头楚尾”形容南康地理位置,暗示其位于长江下游和湘江上游之间,寓言自己在此地已经生活了三年。接着,他用“芡觜梨腮”形象地描述了当地的食物特色,芡实如少女的嘴唇般鲜嫩,梨子则似脸颊般甜美,展现了南康的风土人情。

“岂为鲈鱼觅归去”引用了晋代张翰的典故,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乡,这里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并非单纯为了鲈鱼这样的美食而离开家乡,而是有更深的情感寄托。最后,“在家饮水百无忧”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即使在外,心中仍挂念着那份宁静与安逸。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南康的物产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善谑驿淳于髡墓上有木斜出口占

秦人磨斧闯山东,七泽青邱入梦中。

齐楚君臣正行乐,辟宫除道送金笼。

(0)

荆江渔父竹枝词九首和夔帅□侍郎韵为荆帅范侍郎寿·其二

二歌渔父寿杯宽,荆江亭下到临安。

更将海水都斟却,浅得蓬莱始好看。

(0)

竹枝歌

山女带山花,狂夫未著家。

蛮歌君莫笑,曾入汉琵琶。

(0)

次韵李校书雨中至四圣观三绝句·其一

今日真仙宅,当年处士家。

江梅疏影尽,无数海棠花。

(0)

题梅坛

万松护岭与天齐,中有真人旧隐栖。

井冷尚留丹汞暖,坛高近拜斗星低。

回思汉室成惆怅,浪费今人为品题。

我欲从之无路去,同升不似许仙鸡。

(0)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其四

急雪几欲塞路,奔流更逢绝杭。

惨惨不堪龟折,踆踆况度羊肠。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