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辽海舟中·其二十二》
《辽海舟中·其二十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君莫谈知己,我厌闻此言。

最薄大梁客,欲报信陵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信(bào xìn)的意思:传递消息或信息。

大梁(dà liáng)的意思:指房屋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主梁,比喻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信陵(xìn líng)的意思:指言辞虚假,不可信任。

厌闻(yàn wén)的意思:厌恶听到,讨厌听到。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释今无的《辽海舟中》组诗之二十二,通过简短的四句,展现了诗人对“知己”这一概念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首句“君莫谈知己”,诗人直接告诫他人,不要轻易谈论“知己”这个话题。这里的“知己”,通常指的是在人生旅途中能够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朋友或伴侣。诗人之所以如此告诫,可能是因为他对于“知己”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更为深刻的体悟,或是对现实中“知己”关系的复杂性有所洞察。

第二句“我厌闻此言”,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对于“知己”的话题感到厌倦。这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可能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在诗人看来,“知己”虽为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难以实现,因此成为了一种难以触及的奢望,甚至可能带来失望和痛苦。

接下来的两句“最薄大梁客,欲报信陵恩”,则通过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引用了战国时期的故事:信陵君(魏无忌)是著名的贤王,曾礼贤下士,结交了许多英雄豪杰。其中,朱亥便是著名的“大梁客”,他因感激信陵君的知遇之恩,而愿意为其赴汤蹈火。然而,诗人在此处却以“最薄”来形容“大梁客”,暗示了即便是被传颂的“知己”故事,也可能存在表面的恩情与实际的薄情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知己”关系中可能出现的虚伪和功利性的批判,以及对真正友情的渴望与质疑。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知己”这一概念的复杂情感,还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对社会人际关系中的虚伪与真实、理想与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远,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念奴娇.莫愁湖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

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

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风流何罪?

无荣无辱无咎。

(0)

砥柱峰

河从受降城,北折径南注。

万山束缚之,龙性驯不怒。

及兹下三门,喷礴流悬布。

砥柱屹当冲,四旁绝依附。

何所恃而傲,力与河伯忤。

摧刚终成柔,条分左右去。

捲土趋向东,昏垫逮徐豫。

神禹无治法,计穷赖天助。

铲除昆崙山,绝河之来路。

西海为尾闾,是龙安身处。

(0)

鹊桥仙.十一月八日

一箱书卷,一盘茶磨,移住早梅花下。

全家刚上五湖舟,恰添了个人如画。

月弦新直,霜花乍紧,兰桨中流徐打,寒威不到小蓬窗,渐坐近越罗裙衩。

(0)

声声慢.七夕

桐阴重碧,豆叶轻黄,溪沙过雨无泥。

尽卷纤云,一钩凉月楼西。

寻思昔游历历,记回廊纤手曾携。

好风度,爱吹衣香细,点屐声低。

谁道离多会少,比露蛩秋蟀,只解凝啼。

恨别江淹,旧时南浦都迷。

输成双星岁岁,料红墙银汉难跻。

孤梦远,尚牵人横阁小梯。

(0)

鹊桥仙

青天无数。白天无数。绿水绕湾无数。

灞陵桥上望西川,动不动、八千里路。来时春暮。

去时秋暮。归去又还春暮。

人生七十古来稀,好相看、能得几度。

(0)

临江仙

宝剑重磨光色显,圆明正照无边。

月华皓皓锁蟾天。一轮含弘处,松桧几居仙。

满目玉尘风舞动,银峰铺翠云轩。

鹤来先报玉皇宣。跨鸾归去也,拂袖朝天。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