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溪又涉巅,始喜入前轩。
钟度鸟沈壑,殿扃云湿幡。
凉泉堕众石,古木彻疏猿。
月上僧阶近,斯游岂易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僧庐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沿溪又涉巅,始喜入前轩"一句,诗人沿着小溪再次攀登高坡,开始享受进入寺庙前的宁静氛围。这里的“轩”指的是车辆或是马匹停留的地方,比喻寺庙前的空间。
"钟度鸟沈壑,殿扃云湿幡"中,“钟度”意味着时间的流逝,通过钟声来度量;“鸟沈壑”则描写了鸟儿栖息在深邃的山谷之中,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孤寂。后半句中的“殿扃”指的是寺庙的大门,而“云湿幡”则形象地表达了云雾缭绕,使得门上的幔帐都变得湿润,这些细节极富有诗意。
"凉泉堕众石,古木彻疏猿"一句,"凉泉"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堕众石”则是溪水流过的景象,水声与石头的碰撞交织出自然的乐章。"古木"和"疏猿"共同营造了一种古老而又荒凉的氛围。
最后,“月上僧阶近,斯游岂易言”则是诗人在夜晚,借着明亮的月光,走上了通往寺庙的小路。这里的“斯游”意味着这次游览,而“岂易言”则表达了这种体验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僧庐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重门不下关,枢务有馀闲。
上客同看雪,高亭尽见山。
瑞呈霄汉外,兴入笑言间。
知是平阳会,人人带酒还。
军城临汉水,旌旆起春风。
远思见江草,归心看塞鸿。
野花沿古道,新叶映行宫。
惟有诗兼酒,朝朝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