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王历正,候律应孳荄。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冬 至 紫 蒙 馆 书 事 宋 /苏 颂 泰 畴 迎 长 日 ,殊 方 展 庆 杯 。关 山 厌 沙 碛 ,星 斗 望 昭 回 。月 共 寒 更 永 ,风 随 协 气 来 。欲 知 王 历 正 ,候 律 应 孳 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寒更(hán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时分读书学习。也泛指夜晚时分做事、努力工作。
历正(lì zhèng)的意思:历史上的正统。
沙碛(shā qì)的意思:指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地。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泰畤(tài zhì)的意思:指国家兴盛、治理安定,形容社会大治、国泰民安。
协气(xié qì)的意思:指人们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达到一个目标。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展庆(zhǎn qìng)的意思:指庆祝、庆贺。
昭回(zhāo huí)的意思:昭回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思是明亮而清晰。
- 注释
- 泰畤: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
长日:漫长的白天或太阳运行至一年中最长的一天。
殊方:远方。
沙碛:沙漠。
星斗:星星。
昭回:明亮的天空,这里指太阳。
寒更:寒冷的夜晚。
协气:和谐的气候,指节气。
王历:帝王的历法,指天时。
候律:观察物候以定时节。
孳荄:植物萌芽,象征季节变化。
- 翻译
- 泰畤祭祀迎接长日照耀,远方的人们举杯共庆佳节。
穿越关山,厌倦了沙漠,仰望星空期待着光明的回归。
寒冷的夜晚,月亮与漫长更替同步,清风吹拂,顺应时节而来。
要了解王道的正当,只需观察季节的变化,万物生长的迹象就是天时的象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在冬至时节所作,描绘了庆祝长日照临的场景。"泰畤迎长日"表达了对冬至这一重要节气的迎接,"殊方展庆杯"则展现了各地共同欢庆的热闹气氛。"关山厌沙碛"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但诗人并未被阻碍,反而期待着星辰指引的昭回之路。"月共寒更永"描绘了冬夜的漫长与清冷,而"风随协气来"则寓含了季节更替的和谐气息。
"欲知王历正"表达了对历法精准度的确认,"候律应孳荄"则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验证时令的变化。整首诗以冬至为背景,既体现了节日的喜庆,又融入了诗人对天文气象的科学兴趣,展现了宋代文人既注重传统节日又关注自然规律的知识分子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声声慢.袁江感怀赠江佩之
江淹老去,杜牧重来,尊前相对嗟歔。
画里金城,沧桑一霎模糊。
饥鹰啄残战血,泣寒沙、燐火青芜。
频怅惘、似苏台舞罢,太息句吴。
恨指堤边髡柳,问征人、别后还有春无?
昔日笙歌,付与鬼唱呜呜。
休怨鹧鸪声苦,倚纯钩、犹紧珊瑚。
君不见,抱枯枝、啼杀夜乌。
长亭怨慢
竟偷被、东风吹暮。绮销香、画桥飏絮。
燕子归来,一襟幽怨向谁语。
落花蛛网,偏不放、春魂去。
后约问蔷薇,早拍遍、阑干无数。空误。
甚年华似水,却把旧愁留住。
新寒未减,尚负手、玉阶寻句。
待检点、小扇轻衫,笑呼酒、烟萝深处。
奈树外斜阳,还惹残莺啼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