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炊 僮 宋 /黄 公 度 鸡 唱 度 才 三 ,羸 僮 井 臼 探 。缺 瓶 分 晓 月 ,古 灶 涌 晴 岚 。口 腹 真 吾 累 ,庖 厨 赖 尔 堪 。支 离 不 耕 者 ,对 案 敢 无 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对案(duì àn)的意思:指两个案件相互参照,互相印证。
分晓(fēn xiǎo)的意思:指天亮时分,夜晚与白天交替的时刻。也用来比喻事情的发展或结果变得明朗、清楚。
鸡唱(jī chà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的声音,比喻事情即将发生或即将开始。
井臼(jǐng jiù)的意思:比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力量。
口腹(kǒu fù)的意思:指嘴和肚子,代表吃饭的需求。
庖厨(páo chú)的意思:指厨师,也泛指做饭烹饪的人。
晴岚(qíng lán)的意思:指天空放晴后云层中的彩霞。
无惭(wú cá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真吾(zhēn wú)的意思: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本性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 注释
- 鸡唱:指鸡鸣报晓。
才三:刚刚三更。
羸僮:瘦弱的童仆。
井臼:水井和舂米的石臼,代指家务劳动。
缺瓶:破旧的水瓶。
晓月:清晨的月光。
古灶:古老的炉灶。
晴岚:晴朗的山岚。
口腹:饮食。
吾累:我生活的负担。
尔堪:你能够胜任。
支离:无所事事。
对案:面对案头之事。
无惭:感到惭愧。
- 翻译
- 天刚亮到三更时分,瘦弱的童仆在井边和石臼忙碌
破旧的水瓶盛着清晨的月光,古老的炉灶升腾起晴朗的山岚烟雾
饮食确实是我生活的负担,厨房的事务全靠你支撑
那些无所事事的人,面对案头之事,怎能不感到惭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赠炊僮》,通过对清晨鸡鸣和炊事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炊僮辛勤劳作的赞赏与感慨。首句“鸡唱度才三”写出了清晨时分,天色尚早,仅有鸡鸣报晓,时间之早可见一斑。接着,“羸僮井臼探”描绘了瘦弱的童仆正在忙碌打水、舂米,显示出其勤劳的身影。
“缺瓶分晓月”进一步描绘了厨房的简朴,炊事器具的不足,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童仆仍在月光下辛勤工作。而“古灶涌晴岚”则通过“古灶”和“晴岚”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质朴的生活氛围。
诗人感慨道:“口腹真吾累”,表达了自己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物,都依赖于这位炊僮的辛勤劳动。然而,“庖厨赖尔堪”又肯定了炊僮的技艺,认为他足以胜任这份工作。最后,“支离不耕者,对案敢无惭”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于那些不能自食其力的人,面对炊僮的付出,怎能不感到惭愧。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既赞扬了炊僮的勤劳,也寓含了对社会上懒惰者的批评,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价值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陵
上陵何美,美道路,阻且修。
解鞍唤胡姬,脱我千金裘。
胡姬美清扬,问客来何方。
大儿赵平原,小儿齐孟尝。
朝辞市骏台,暮宿斗鸡坊。登公堂,为公寿。
四坐且莫諠,听我歌垂手。
愿公一万八千岁,脯为山,酒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