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日寒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三 月 一 日 寒 食 明 /张 宇 初 残 花 细 雨 半 钩 帘 ,过 雨 溪 山 总 翠 蓝 。禁 火 人 家 春 寂 寞 ,莺 啼 应 未 到 村 南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寒食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残花细雨半钩帘”,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花瓣飘零的画面,半开的窗帘似乎也沾染了这份湿润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残花虽败,却依然在细雨中绽放着最后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次句“过雨溪山总翠蓝”,雨后初晴,溪流潺潺,山色如洗,一片翠绿与蔚蓝交织,展现出大自然的清新与生机。这里的“总”字,强调了雨后景色的统一与和谐,仿佛一切都被雨水洗涤得更加纯净。
第三句“禁火人家春寂寞”,点出了寒食节的习俗——禁火三天,意味着家家户户不能生火做饭,只能食用冷食。在这样的传统节日里,人们虽然享受着春日的美好,但因禁火而略显寂寞。这句诗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节日的寂静,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感慨。
最后一句“莺啼应未到村南”,以黄莺的啼鸣为线索,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黄莺的啼声通常能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在村南还未响起,或许是因为禁火的原因,或是因为春意尚未完全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蕴含了对春天深入探索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雨、溪山、禁火习俗和黄莺啼鸣的描绘,展现了寒食节独特的氛围与情感,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又蕴含了对传统节日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其八代应德琏
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
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
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
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
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
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
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