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孤进(gū jìn)的意思:指一个人单独前进,与他人不同步或不同方向前进。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进难(jìn nán)的意思:遇到困难或障碍,进退两难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年课(nián kè)的意思:年年都要学习的功课
谁肯(shuí kěn)的意思:表示对于某种行为或事情,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做。
水田(shuǐ tián)的意思:水浸田地,指庄稼生长茂盛的田地。
听来(tīng lái)的意思:根据听到的声音来判断事物的真实情况
主司(zhǔ sī)的意思:主持、掌管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翻译
- 每年都要背诵几千字的文章,口中默念心中敬奉,牢记在心。
在困难的时候,谁能推荐我这样的孤臣,主管官员那里无需多虑。
秋天频繁地从边境城市带来雪花,昨天还听到山岭间猿猴的哀鸣。
如果有超过十亩的水田,早就应该回到狄江村了。
- 注释
- 一年年:每年。
课数千言:背诵几千字的文章。
口祝心祠:口中默念心中敬奉。
挈出门:牢记在心。
孤进:孤臣。
难时:困难的时候。
谁肯荐:谁能推荐。
主司:主管官员。
通处:那里。
频秋:频繁的秋天。
边城雪:边境城市的雪花。
岭树猿:山岭间的猿猴。
水田过十亩:超过十亩的水田。
归去:回去。
狄江村:狄江村(地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子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生活状态。开篇“一年年课数千言,口祝心祠挈出门”表明作者每年都会准备大量的功課,并且在出门前会进行一些仪式性的祝愿和祈求,以求好运。接着“孤进难时谁肯荐,主司通处不须论”则透露出科举考试中的艰辛,以及即使是有才华的人,在困难时刻也难以得到推荐,官府的关节往往无需多言。
诗中随后转向自然景象,“频秋入自边城雪,昨日听来岭树猿”描绘了作者在边城经历严寒的秋天,以及听到远处山林间传来的猿啼声,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孤寂和萧瑟的情境。
最后两句“若有水田过十亩,早应归去狄江村”则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如果能拥有超过十亩的水田,他就会选择早日回归家乡的狄江村。这不仅反映出作者对于农耕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科举生活压力和无常的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生活与边城自然景象的对比,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士人在追求功名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