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烟连野烧,溪雾隔霜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过数(guò shù)的意思:指超过一定数量或限度。
连野(lián yě)的意思:连续不断地逃避或躲藏。
乱云(luàn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风云变幻。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樵人(qiáo rén)的意思:指勤劳的农民或劳动者。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僧鞋(sēng xié)的意思:指人们常常把僧人的鞋子当做僧人本身,形容人们对事物只看表面而不去深入了解。
野烧(yě shāo)的意思:指无节制地烧毁或破坏事物,形容肆意破坏、无法无天的行为。
犹言(yóu yán)的意思:犹言原指说的话,后来引申为说话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比喻。
- 翻译
- 纷乱的云雾遮住了远方的寺庙,沿着青松指引的道路前行。
山路狭窄,鸟儿在巢边掠过,留下影子;僧人的鞋子上沾着积雪的痕迹。
草地上的炊烟与野外的火堆相连,溪边的雾气阻隔了霜钟的声音。
偶遇砍柴的人询问,他还说自己已经过了几座山峰。
- 注释
- 乱云:纷乱的云雾。
迷:遮蔽。
远寺:远方的寺庙。
入路:进入道路。
认:辨认。
青松:青翠的松树。
鸟道:鸟儿常走的小路。
缘:沿着。
巢影:鸟巢的影子。
僧鞋:僧人的鞋子。
印:留下。
雪踪:雪地上的足迹。
草烟:草地上的炊烟。
连:连接。
野烧:野外的火堆。
溪雾:溪边的雾气。
隔:阻挡。
霜钟:下霜时的钟声。
更遇:又遇到。
樵人:砍柴的人。
问:询问。
犹言:还说。
过:经过。
数峰:几座山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乱云缭绕的远寺之路上的所见所感。开篇"乱云迷远寺,入路认青松",云雾弥漫中隐约可见远处的寺庙,而行者则沿途寻找那些参天的青松,以此作为前进的引导或是心灵的寄托。
"鸟道缘巢影,僧鞋印雪踪"一句,则展示了大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共生。鸟儿在林间穿梭,其踪迹成为了行者观察的对象,而僧人的脚印则留在了积雪之中,透露出寺庙生活的宁静与简单。
"草烟连野烧,溪雾隔霜钟"这里的意象转向自然景观。燃烧的野草如同薄雾般弥漫开来,而溪流中的雾气,则似乎将那清脆的霜钟声分割得遥远而不可触及。
最后一句"更遇樵人问,犹言过数峰"则是行者在旅途中遇见樵夫,并询问道路。樵夫回答说还需翻越几座山峰,这不仅增加了旅程的艰辛,也让人对前路充满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行者对于精神寄托与内心世界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却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舅氏杨通直令阳谷
人言慎县宰,颇似太丘君。
客户有训遣,司官无讼闻。
外家久寂莫,舅氏少辛勤。
一邑何足道,高名谁与群。
西来马特特,冬晚雪纷纷。
公朝道由砥,孤士迹如云。
过门苦地僻,下直迫日曛。
深泥枉穷巷,寒垆对残煴。
感慨说宣子,飘零缀遗文。
麟阁窘铅椠,鱼山失耕芸。
远情等匏系,归梦剧丝棼。
山东接畿甸,阳谷近榆枌。
吏昔猛豺虎,民如窜麖麇。
幸逢宽大时,庶几仁惠薰。
自笑下士策,不殊野人芹。
爱民宜百禄,本茂实当蕡。
灵岩
松门十里苍山曲,宫殿参差倚岩腹。
盘盘一径入云中,又登绝顶最高峰。
石壁苍然起秋色,远溪深处时闻钟。
磴道崎危达岩下,几派清泉在涧泻。
月色朦胧出远山,忽惊星斗在檐前。
倦客游来不知返,清光皎皎严霜寒。
一出禅林复回顾,白云已满山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