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笋簇寒惊土迸,求鱼衣解讶冰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纯孝(chún xiào)的意思:指孝顺行为十分纯粹、真挚,没有丝毫虚伪和做作。
当作(dàng zuò)的意思:把某人或某物视为另外一个人或物,以达到某种目的或目标。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羹墙(gēng qiáng)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下,出现了阻碍、障碍,使人无法顺利进行。
拱木(gǒng mù)的意思:指人们合力举起一根长木材,以便搭建房屋或桥梁。比喻众人合力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恍若(huǎng r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看起来像,仿佛是另一种状态或形态。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老我(lǎo wǒ)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禄养(lù yǎng)的意思:指以国家的禄俸来供养自己的父母或亲属。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儒林(rú lín)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泛指学术界或文化圈。
神灵(shén líng)的意思:指超越凡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史才(shǐ cái)的意思:指历史上有才能的人。
祀享(sì xiǎng)的意思:祭祀祖先并享受祖先的供养。
鱼衣(yú yī)的意思:指人们互相交往时,必须要有一种互相信任的心情。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董县丞的孝行,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首联“此心纯孝古来同,禄养其如拱木风”,以“纯孝”为题眼,将董县丞的孝行与古人相提并论,强调其孝行之纯正与深远影响,如同拱木之风,深入人心。颔联“哭笋簇寒惊土迸,求鱼衣解讶冰融”,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通过“哭笋”和“求鱼”的情景,形象地描绘出董县丞在孝行中的深情与执着,以及他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暗示其孝行如同春日融化冰雪,带来生机与希望。颈联“羹墙恍若神灵见,泉隧多应祀享通”,进一步深化主题,将董县丞的孝行比作神灵显现,象征其孝行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与庇佑,同时也预示着后世对他的祭祀与纪念将得以顺利进行。尾联“老我儒林当作传,史才愧不似诸公”,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其他公卿那样记录下董县丞事迹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董县丞孝行的敬仰之情,希望董县丞的孝行能够成为儒家学者传颂的典范。整首诗通过对董县丞孝行的细腻描绘与高度赞扬,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孝道的重视与推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思游
天纵清游,凭到处、探幽选胜。
飘一叶、江南江北,不无题咏。
曾记宵眠江上阁,梦中溪绿山逾净。
这几年、思访梦中山,都无证。家中计,早悬磬。
今日事,真堕甑。如何废览眺,夏来多病。
请看凉秋时节到,携筇试上青萝径。
路旁人、争道老先生,还高兴。
念奴娇.圩上小楼
小楼三尺,那能消、一夜疏星明月。
为待可人新洗盏,呼取脍鱼炰鳖。
何处箫声,抑扬高下,浏亮中还咽。
幽情无限,何人对与閒说。
不信万里长江,周郎过后,寂寂无人杰。
赤壁山前孤棹去,千载波摧苔啮。
凭吊秋风,石矶寒木,无任肝肠热。
除非仙子,忘情人世生灭。
满江红.岁暮渡江用宋荔裳观察曹顾庵太史王西樵考功倡和原韵
六幅蒲帆,掠江下、玻璃绿涨。
中流处、举杯遥贺,焦先无恙。
一片乡愁残垒下,五更僧语空舲上。
喜网来、白小不论钱,渔蛮饷。看蟹舍,沙头漾。
听铜斗,船头唱。喝岷江有水,速成醇酿。
估客使船都似马,吴儿踏浪何须杖。
剪烛花、醉眼看鱼龙,离奇状。
满庭芳.题荔村草堂图
鹿◇幽居,龙瞑妙笔,苍然画里人家。
溪山幽折,水木自清华。
况有千头荔枝,粒粒实、结似丹砂。
柴扉外,紫云深护,不数赤诚霞。
比邻同小隐,荆篱枳圃,略带桑麻。
记香分三百,风味偏佳。
好助研朱滴露,诗脾沁、绝胜浮瓜。
熏风里,摊书坐对,红映绛帷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