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与人情的复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渴望。
首句“山有高原树有丛”,描绘了一幅高山峻岭、林木茂盛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接着,“人情不伦何緵緵”一句,转折突兀,揭示了人世间复杂多变的人情世故,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困惑。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便是自然界的和谐美好,也无法完全映照出人类社会的复杂多面。
“我欲出门谁可同”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他想要走出这复杂的人间,寻找一个可以同行的朋友,但又不知何处可寻。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理解与共鸣时的那份无助与期待。
后两句“无多结交少年雀,不因人热童子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少年雀”比喻那些轻浮、易变的朋友,而“童子鸿”则象征着纯洁、忠诚的友谊。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真正友谊的向往和对虚假社交的反感。他希望找到的是那种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动摇的真挚友谊,而非随波逐流的浅薄交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社会现象的对比,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理想人际关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一宗和尚次蜀王诗韵
浮云出山中,浩荡随去来。
来非有所系,去亦忘所之。
若人释门秀,矫矫孤鹤姿。
林泉三十年,喜誉如波驰。
平生西方学,所蕴未及施。
一朝忽乘兴,来谒岷峨师。
微笑坐谈空,倾城走群缁。
遂令好事者,懒问子云奇。
清香焚柏子,细雨洒杨枝。
相逢话乡曲,麈尾不暇麾。
越蜀万里途,各处天之陲。
胡为偶至此,欲语忘其辞。
历历世间事,星星鬓中丝。
迢遥无所婴,老大秪自知。
巴江复举棹,故庐访遗基。
散怀天台月,濯足楢溪漪。
我亦倦游客,归耕有深期。
身在华山阳,梦绕大海湄。
徘徊将何说,秪恐负明时。
《送一宗和尚次蜀王诗韵》【明·方孝孺】浮云出山中,浩荡随去来。来非有所系,去亦忘所之。若人释门秀,矫矫孤鹤姿。林泉三十年,喜誉如波驰。平生西方学,所蕴未及施。一朝忽乘兴,来谒岷峨师。微笑坐谈空,倾城走群缁。遂令好事者,懒问子云奇。清香焚柏子,细雨洒杨枝。相逢话乡曲,麈尾不暇麾。越蜀万里途,各处天之陲。胡为偶至此,欲语忘其辞。历历世间事,星星鬓中丝。迢遥无所婴,老大秪自知。巴江复举棹,故庐访遗基。散怀天台月,濯足楢溪漪。我亦倦游客,归耕有深期。身在华山阳,梦绕大海湄。徘徊将何说,秪恐负明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167c674b0072d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