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毋仲山雨后·其四》
《和毋仲山雨后·其四》全文
宋 / 苏过   形式: 古风

能琴何必弦,便晓琴中趣。

学道何所得,知迷即真悟。

尝观指非月,要似足忘屦。

归吾无所归,兹焉定归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定归(dìng guī)的意思:确定归宿,找到归宿。

归处(guī chǔ)的意思:指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即真(jí zhēn)的意思:即刻就是真实的意思。

所归(suǒ guī)的意思:指属于、归属于。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和毋仲山雨后(其四)》。在诗中,诗人以琴喻道,以月喻真理,以足喻脚下的实践之路,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道的理解与追求。

首句“能琴何必弦,便晓琴中趣”以琴为喻,说明了理解事物的本质并不一定需要复杂的手段或工具,简单的形式也能揭示出其中的乐趣和深意。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见解,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阐述。

接着,“学道何所得,知迷即真悟”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学习之道,并非在于获取知识或技能,而是在于认清自我,明白自己的迷失之处,从而达到真正的领悟和觉醒。这里强调的是内省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尝观指非月,要似足忘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手指比作指向月亮的工具,而真正的月亮(真理或目标)并不依赖于这个工具。同样地,脚上的鞋子(外在的束缚或形式)也不应成为行走(实践或追求)的障碍。这表明了追求真理或目标时,不应过于依赖外在的形式或工具,而应注重内在的体验和实践。

最后,“归吾无所归,兹焉定归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宿的思考。在经历了对琴、道、真理的探索之后,诗人意识到真正的归宿并非外界的某个具体地方,而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体现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琴、月、鞋子等日常事物的比喻,探讨了内在的自我认知、追求真理的过程以及最终的内心归宿,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苏过
朝代: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猜你喜欢

三和·其一

壮志如今日撙裁,功名不复梦云台。

半生回首事安在,一叶惊心秋又来。

不引壶觞聊自劝,未知怀抱若为开。

浮名毕竟成相误,盍作閒居鸩毒猜。

(0)

翌日二子见和复韵以答·其二

忽听城楼暮角声,飞空片月快新晴。

云烟敛迹无纤滓,星斗收光不敢明。

千里共看人已老,一枝难稳鹊频惊。

醉吟坐到三更尽,病骨不禁秋气清。

(0)

伯和告别北迈欲得一言以资行橐惓惓之意盖不能违也病卧中殊无好怀漫以此赠

听唱离歌一再行,翩翩裘马戒晨征。

据鞍耿耿壮夫志,去国迟迟游子情。

野店人稀休奠枕,山蹊路险莫贪程。

一鞭行色西风顺,万里秋空片鹗横。

(0)

九日山园小宴取五柳公采菊东篱下为韵赋诗侑觞·其三

风雨山城暮,黄花自满丛。

幽怀若为写,正要玉西东。

(0)

封仲坚挽词·其四

萧散青牛客,伊余有素期。

诗成先取示,酒熟预令知。

夜被尝同覆,朝筇复共支。

岂期行乐地,回首总成悲。

(0)

送郎中赵子期

下国瞻宸极,交州有使星。

梅花南北景,篁竹短长青。

殊俗诗难写,荒村酒易醒。

翩翩赵公子,终不愧朝廷。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