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如无夏,峰多不散寒。
鸟来迎户入,花发隔溪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以“萝房青涧上”开篇,将居住之所置于幽静的山谷之中,青翠的藤蔓与山涧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卒岁可盘桓”,意味着一年四季,无论何时,这里都是一个适宜停留、悠然自得的地方。
接着,“地僻如无夏,峰多不散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居环境的独特之处——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这里也仿佛四季如春;而众多的山峰则使得寒冷不易消散,但这也恰恰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避世的清凉之所。这种自然环境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鸟来迎户入,花发隔溪看”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日常景象。清晨,鸟儿欢快地飞来,似乎在欢迎主人的到来;而远处的花开,只能隔着溪流隐约可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之美。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灵鹫巑岏甚,居然我自安”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灵鹫的喜爱与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宁。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职忝翩翩逐建牙,笈随征骑入胡沙。
定将千里书凭雁,应看三春雪当花。
年长有心终报国,时清到处便营家。
逢秋不拟同张翰,为忆鲈鱼却叹嗟。
作相开黄阁,为郎奏赤墀。
君臣道合体,父子贵同时。
国以推贤答,家无内举疑。
凤池真水镜,兰省得华滋。
未睹风流日,先闻新赋诗。
江山清谢朓,花木媚丘迟。
吏部来何暮,王言念在兹。
丹青无不可,霖雨亦相期。
昔我投荒处,孤烟望岛夷。
群鸥终日狎,落叶数年悲。
渔父留歌咏,江妃入兴词。
今将献知己,相感勿吾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