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后九首·其六》
《又和后九首·其六》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纸]韵

入槐见蚁群聚,赋芧觉狙怒喜。

脱离黑暗狱中,透入光明境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黑暗(hēi)的意思:形容没有一点亮光,非常黑暗。

群聚(qún jù)的意思:指众多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脱离(tuō lí)的意思:摆脱束缚,解脱出来。

黑暗狱(hēi àn yù)的意思:黑暗狱是指黑暗的牢狱,比喻社会黑暗、法治薄弱的环境或局面。

注释
槐:槐树,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
蚁群:一大群蚂蚁。
赋芧:给它们食物(芧指谷物,这里泛指食物)。
狙:猕猴或狙猴,一种灵长类动物。
怒喜:既生气又高兴的情绪。
黑暗狱中:比喻困苦或压抑的环境。
光明境里:象征自由、明亮或希望的境地。
翻译
在槐树下看见蚂蚁成群结队,
喂食它们时猴子显得愤怒又欢喜。
鉴赏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透露出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首句“入槐见蚁群聚”以观察细微之物为切入点,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生命共同体的关注和赞美。蚂蚁的勤劳与集体合作精神,无疑是诗人想要表达的重要主题之一。

紧接着,“赋芧觉狙怒喜”则转换了情绪,从蚂蚁的生机勃勃到芧苇之中的微妙感受,可能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狙”,即是野兽,如鹿、獐等,它们在芧苇丛中既有怒吓惊惶,也有喜悦自得的情绪流露。

第三句“脱离黑暗狱中”则是一种比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或许是从精神上、思想上的解放。这里的“黑暗狱中”象征着束缚与压抑。

最后,“透入光明境里”显然是对前述黑暗狱中的反义,表达了一种希望和向往。诗人渴望的心灵之旅,终将到达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段诗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揭示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塔子山

已过鲁家洑,犹瞻石首山。

水随江缭绕,山逐岸回环。

雨泊芦洲畔,舟行晚照间。

贪看洞庭好,不作沌中还。

(0)

过客谈梁彭州之政不容口闻为虚额所困欲引去予愿其少留以福千里辄寄恶诗

籍甚吾年友,彭州誉正驰。

那因困虚额,遽欲丐真祠。

勿谓徒劳耳,终须日教之。

家传治称最,自有九重知。

(0)

续访得七人.温御史

谁坐绣衣石,曾落金吾胆。

不戮拥靴人,至今有馀憾。

(0)

梁彭州归自道山溯流入峡以二诗见寄因次其韵·其二

壮夫白首两同年,又继钱塘唱和篇。

十载音书天上雁,一江风雪峡中船。

西州贤守得高适,东观人才推孟坚。

紫陌曾陪探花马,姓名深愧在卢前。

(0)

州宅杂咏.万卷堂

书读万卷破,少陵观国初。

登堂吾有愧,头白腹空虚。

(0)

初入巫山界登罗护关云雾晦冥默祷之因成一绝

西来水陆备艰辛,祇为君恩不为身。

为向巫山神女道,莫将云雾恼行人。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