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陲(biān chuí)的意思:边陲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通常与边界相邻。
草玄(cǎo xuá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春天草木生长茂盛的景象。
大老(dà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用来尊称长辈。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济时(jì shí)的意思:及时帮助、救助。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龙鱼(lóng yú)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有出息的年轻人。
民物(mín wù)的意思:指人民和物质,即人和物。
蒲苇(pú wěi)的意思:指人心志坚定,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的意志力。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玄庐(xuán lú)的意思:指神秘莫测的宫殿或府邸。
战伐(zhàn fá)的意思:指战争和征伐,泛指军事行动或军事斗争。
诛求(zhū qiú)的意思:彻底消灭,追求到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行旅人在河畔林间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映射出社会的动荡与变迁。首联“行客度河甸,空林寒日初”以行客过河、空林寒日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寒冷的氛围,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孤独。
接着,“风高脆蒲苇,水落困龙鱼”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高、蒲苇脆响、水位下降、龙鱼困顿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喻了社会环境的艰难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蒲苇在风中摇曳,象征着社会中的个体在强权或困难面前的脆弱;龙鱼困于浅水,暗示了底层民众在压迫下的挣扎与无奈。
“民物诛求际,边陲战伐馀”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民物诛求,意味着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达到了极致;边陲战伐馀,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边疆地区的影响。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动荡。
最后,“济时须大老,莫恋草玄庐”表达了诗人对于解决时局问题的期待和建议。这里的“大老”指的是能够担当重任、解决时局问题的贤能之士,而“草玄庐”则可能是指隐居之地,暗示了诗人对于那些逃避现实、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的批评。这两句既是对当政者的呼吁,也是对社会贤达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晋阳示诸牧令·其一
马疲思解缰,鱼涸思得水。
鸟倦思栖枝,蜂饥思觅蕊。
物性如斯夫,人情可知矣。
跛者不忘趋,盲者不忘视。
疲癃状既成,针乐谁能起。
拯救本无术,悱恻犹难已。
何乃民瘠肥,无关心戚喜。
手足常沾涂,朝夕负耒耜。
岂曰饱胥役,原为宁妇子。
明察若无遗,闾阎得所恃。
琴堂鉴悬冰,花城霞散绮。
穷檐愿易偿,伫听歌乐只。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