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尘喧(chén xuā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喧嚣不安的景象,也可用来形容世俗纷扰、喧闹不安的社会环境。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桂丛(guì cóng)的意思:指许多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繁荣的景象。
攀花(pān huā)的意思:攀花指的是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不顾原则、不顾后果地向上攀升。
荣枯(róng kū)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兴盛和衰败,荣华富贵和贫困困苦的对比。
三公(sā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公事、公款、公车,也泛指官员的权力、财物和特权。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桂丛中的相者,对世间繁华与荣枯持有超然态度的形象。首句“心厌尘喧隐桂丛”,点明了相者远离尘嚣,选择隐居于桂树环绕之地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接着,“犹将物色阅三公”,意为尽管身处隐逸之中,但相者依然以观察世间万物的姿态,审视着权贵阶层的兴衰更迭,展现了他对于社会动态的洞察力和对权力游戏的深刻理解。
后两句“长安总是攀花者,多少荣枯在眼中”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汇聚地。相者以“攀花者”自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追逐权力与地位的人们,他们的荣华与衰败在他眼中一览无余。通过这句诗,诗人巧妙地揭示了权力与荣耀背后的虚幻与短暂,以及对人性中贪婪与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隐居相者的视角,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洞察和对人生真谛的探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