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废 烽 台 宋 /韩 维 耆 老 不 可 问 ,高 台 荆 棘 间 。一 时 戎 马 散 ,千 古 暮 鸦 还 。事 往 孤 鸿 断 ,人 来 落 照 閒 。兴 亡 无 限 恨 ,惨 淡 对 河 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惨淡(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象、气氛、前景等非常凄凉、无望。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孤鸿(gū hóng)的意思:指孤独的鸿雁,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河关(hé guān)的意思:指关卡的位置在河流两岸,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鸿断(hóng duàn)的意思:形容亲情或友情非常深厚,关系非常密切。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耆老(qí lǎo)的意思:指年老有经验的人。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废烽台》,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沉寂的画面,反映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首句"耆老不可问"暗示了岁月流转,昔日的烽火台已无人知晓其历史,只有荆棘丛生,显示出废墟的凄凉。"一时戎马散"回忆起曾经的战乱时期,如今只剩下寂静,连同那些征战的士兵都已消散。
"千古暮鸦还"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永恒,暮鸦归巢的景象反衬出人事更迭,烽烟不再。"事往孤鸿断"借孤鸿的孤独飞翔,寓言往事如烟,难以追寻。"人来落照閒"则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的宁静,人事如梦,落照显得格外悠闲。
最后两句"兴亡无限恨,惨淡对河关"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无尽的感慨,以及面对河关(可能指边关或历史遗迹)时的沉痛心情。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废烽台的描绘,传达出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费恭父
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
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
渥洼一日新生驹,黄金羁勒安用渠。
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
我营北山瓜芋区,君来饮水同饭蔬。
明朝笑出白云去,我恐尘土粘君须。
就中行李愁僮奴,一束诗稿牛腰粗。
是诚痴绝天下无,此子费子西归图。
和史魏公燔黄
东城十月天未霜,小舆初学江滥觞。
出门千乘波低昂,酒垆厨传公为航。
潜鱼出听笑语香,月明夜避灯烛光。
羲和催日升扶桑,击鼓骇骇旗央央。
天机满湖云锦张,青山十里松髯苍。
下有种玉人堂堂,公如晨兴拊公床。
再拜有诏来帝行,温词宝墨俱琳琅。
此不肖子七不遑,锦标玉轴家袭藏。
敬薪诚火来燔黄,须臾乐作三献尝。
山川鬼神如抑扬,其间翁仲涕泗滂,圣恩宽大不可量。
天子谓公国津梁,如泰山云覆其阳。
公九顿首不敢当,昆崙源深流且长。
公祈宠灵德不忘,忠孝乃可环吾傍。
周用礼乐须文章,世世报国如其吭。
寿公千岁汔小康,尚可凭轼还侵疆。
《和史魏公燔黄》【宋·释宝昙】东城十月天未霜,小舆初学江滥觞。出门千乘波低昂,酒垆厨传公为航。潜鱼出听笑语香,月明夜避灯烛光。羲和催日升扶桑,击鼓骇骇旗央央。天机满湖云锦张,青山十里松髯苍。下有种玉人堂堂,公如晨兴拊公床。再拜有诏来帝行,温词宝墨俱琳琅。此不肖子七不遑,锦标玉轴家袭藏。敬薪诚火来燔黄,须臾乐作三献尝。山川鬼神如抑扬,其间翁仲涕泗滂,圣恩宽大不可量。天子谓公国津梁,如泰山云覆其阳。公九顿首不敢当,昆崙源深流且长。公祈宠灵德不忘,忠孝乃可环吾傍。周用礼乐须文章,世世报国如其吭。寿公千岁汔小康,尚可凭轼还侵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0767c6cf48e97f0180.html
梅林分韵得泽字
江路岁峥嵘,酸风更萧瑟。
发兴访梅花,主盟得诗伯。
孤芳有馀妍,初不带脂泽。
香度竹篱短,影摇溪水碧。
同时饮中仙,著我林下客。
春槽沸滴红,满坐喧举白。
浇胸独茗碗,臭味曾不隔。
公今日边去,陛下正前席。
请看枝头春,中有和羹实。
反骚试与题,不碍心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