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贺 赵 观 文 重 试 及 第 唐 /褚 载 一 枝 仙 桂 两 回 春 。始 觉 文 章 可 致 身 。已 把 色 丝 要 上 第 ,又 将 彩 笔 冠 群 伦 。龙 泉 再 淬 方 知 利 ,火 浣 重 烧 转 更 新 。今 日 街 头 看 御 榜 ,大 能 荣 耀 苦 心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色(bǎ sè)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物体的颜色。
彩笔(cǎi bǐ)的意思:指文笔华丽、多彩多姿。
更新(gē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可指更新换代。
回春(huí chūn)的意思:
◎ 回春 huíchūn
(1) [return of spring]∶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bring back to life]∶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rejuvenate]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街头(jiē tóu)的意思:指在街道上,特指在大街小巷、市井之间。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苦心(kǔ xīn)的意思:用心艰苦,努力费心。
龙泉(lóng quán)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泉水或泉眼。
群伦(qún lún)的意思:形容人多而杂乱。
荣耀(róng yào)的意思:指光荣、名誉、声望。
色丝(sè sī)的意思:形容色彩绚丽、美丽多彩。
上第(shàng dì)的意思:指考试或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或第一名之外的名次。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仙桂(xiān guì)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致身(zhì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全力以赴
苦心人(kǔ xīn rén)的意思:指用心良苦、费尽心思的人。
- 注释
- 仙桂:比喻才华出众或科举及第的象征。
文章:指诗词、文章,也可指科举应试的文章。
色丝: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使用的彩色丝线,用于填写试卷。
上第: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取得高名次。
彩笔:比喻文采出众,也指参加科举考试的文具。
群伦:众人,这里指科举考试中的其他竞争者。
龙泉:古代著名的剑器产地,这里比喻磨砺才华。
火浣:古代一种耐火的布料,这里比喻反复锤炼。
御榜:皇帝发布的科举考试录取名单。
苦心人:形容勤奋刻苦、用心钻研的人。
- 翻译
- 一枝桂花经历了两次春天,我才明白写作可以让我有所成就。
我已经准备好用彩色的丝线参加科举考试,还想用我的才情在众人之上独占鳌头。
只有经过龙泉的再次磨砺,我才知道自己的价值;经过火浣布的反复洗涤,我变得更出色。
今天走在街上,期待看到皇帝发布的科举榜单,那些勤奋刻苦的人终将获得荣耀。
- 鉴赏
这首诗是褚载在唐朝所作,名为《贺赵观文重试及第》。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赞美一位学者赵观文的文章才能和其考试及格的情况。
"一枝仙桂两回春,始觉文章可致身。" 这两句描绘了赵观文的文学才华如同仙桂一般,每次考验都能春风得意,展现出他通过文章可以达到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境界。
"已把色丝要上第,又将彩笔冠群伦。" 这两句表明赵观文不仅在诗词上有所成就,还能够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学地位,成为文坛上的领军人物。
"龙泉再淬方知利,火浣重烧转更新。" 这两句借用剑和金属的锻造过程来比喻赵观文不断磨练自己的学问,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实践,使得他的知识和才华更加纯正和深厚。
"今日街头看御榜,大能荣耀苦心人。"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赵观文最终在考场上取得成功的喜悦,认为他能够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是对那些辛勤用功之人的最大荣耀。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辞藻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成就的赞赏,以及对于个人努力与成功的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